1955年授衔时,除了将帅军衔外,还授予了哪些级别军衔?
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
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战略家、战术家,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中创造过3人俘敌100人的记录,因此被朱德称为“青年军事家”。
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今武汉市黄陂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被毛主席称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
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南起义。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性格诙谐,两次结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救过蒋介石的命。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1927年5月5日在汉口与上海代表王根英结婚。
谭政(1907-1988)原名谭世铭。湖南省湘乡县人。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肖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党卓越的海军军政领导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六师党代表。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赴苏联入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军事。1930年回国。
张云逸(1892-1974)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海南省文昌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国防革命军旅长、师参谋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广州、香港做党的秘密工作。一九二九年参与领导百色起义。
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分队长、大队党代表,鄂豫游击区总预备队总指挥,红一军第一师支队长、团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副师。
许光达(1908-1969)原名许德华。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省长沙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见习排长,同年在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排长、代理连长。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共授予校官34643人,其中上校4439人。
1955年首次授衔时,全军共有64.4万余名干部荣获准尉以上军衔。其中,
1、准尉11.3万余名。
2、尉官49.8万余名。
3、校官3.2万余名。
4、将官和元帅共1052名。
扩展资料“55式”军衔上校肩章
1、陆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红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2、海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3、空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蓝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军网-首次授衔的一些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校 (上校军衔)
授予校官军衔的军官人数是3.2万人,其中授予大校1266人,授予上校4350人,授予中校6685人,授予少校19677人。
授予尉官军衔(不含准尉)的军官人数是49.8万人,其中授予大尉64242人,授予上尉82170人,授予中尉111054人,授予少尉240534人。此外,还授予112969人准尉军衔。
1955年授衔,都授了什么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55年开始,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设七等20级。
第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设而未授)
第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第三等: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第四等: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第五等: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第六等:上士、中士、下士
第七等:上等兵、列兵
1955年授衔除了将帅之外还有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
包阳胃::第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设而未授)第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第三等: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第四等: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第五等: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第六等:上士、中士、下士第七等:上等兵、列兵1955年授衔除了将帅之外还有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
包阳胃::1955年9月23日和9月27日,通过正规的法定程序,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授予的1048名将帅正式诞生。当时10名元帅排序依次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名大将排序依次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包阳胃::1955年授衔时 开国元帅 10人 开国大将 10人 开国上将 47人 开国中将 175人(另有两名至1958年授衔中将,所以如果包含这两位,就有177位)开国少将 802人 合计:1044人(1046人)开国有十大元帅,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开国将帅,是中华人民...
包阳胃::总共授衔了1038位将军(不包括十大元帅)。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10位将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0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5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175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798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截至2019年09月30日,少将...
包阳胃::10名元帅、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798名少将。1、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2、大将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3、上将 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 、邓华、彭绍辉、张爱萍、...
包阳胃::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大将10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3]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57人: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泗淇、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
包阳胃::开国将帅共有1614人 【元帅】10人(1955年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大将】10人(1955年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上将】57人 其中:1955年,有55人(肖克、李达等)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
包阳胃::在1955年给开国将帅们评定军衔时,十大元帅、十大大将的名单都是经过了反复的商讨,才最终确定的,算得上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皆因十大元帅、十大大将的评定工作,要考虑的因素太多,除了军功、资历,以及将帅当时的职务级别外,还要尽量保证我军各个系统都要有代表人物入选,也就是...
包阳胃::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 十大大将:粟裕、...
包阳胃::1955年9月授衔(798-110)万振西、王 直、王屏、王兰麟、王兆相、王若杰、◆◆◆王诚汉、王贵德、牛书申、方 槐、方子翼、方国安、叶荫庭、卢仁灿、朱耀华、任荣、◆◆◆向守志、刘 丰1915、刘春、刘中华、刘华香、◆◆◆刘华清、刘居英、刘鹤孔、刘懋功、江 文、江勇为、江腾蛟1919、汤光恢、关盛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