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还有无。出自哪里?
2025-05-22来自:本站整理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还有无。”的意思是:假的当作真的时候真的就像是假的了,无变为有的地方有也就无了。
出处:出自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第一回、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一石牌上看到这幅对联。
红学家蔡义江先生在他所著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里说:“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诗的语言,提醒大家读本书要辨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的,才不至于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
扩展资料:
《红楼梦》赏析:
红楼梦的巨大特色与成功,在于塑造了人数众多的个性角色以及相应的深度刻画,以对如此之多的生动人物的描写点,构成了整幅石头记画卷故事的全貌,并使其夺得人情小说之冠的美誉。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于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有《石头记》、《情0.2438440330920398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八十回由曹雪芹著,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
先就书名来说,原名《石头记》是自譬所记石头之事;《风月宝鉴》则戒妄动风月之情; 《情僧录》指宝玉有情人做了和尚;《金玉缘》 记金锁与宝玉相配的姻缘;《金陵十二钗》 则明指书中十二女主角的故事。至于《红楼梦》,本是太虚幻境中警它幻所演之曲名,以为此名总其全部,最为切中题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红楼梦》
桂弦淑::《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见的三副对联分别是:第一副对联:横批:太虚幻境对联内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第二副对联:横批:孽海情天对联内容: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第三副对联:横批:薄命司对联内容: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
桂弦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意思是: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时,那虚假的东西就显得比真实的东西更真实;反之,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得真实。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句话揭示了人们在认知上的误区。当我们将虚假的事物当作真实来...
桂弦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意思是:假的当作真的,时间久了假的就被认为是真的了,真的就成为假的了。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的真实。这句话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一回》,是太虚幻境的一副对联。在小说中,甄士隐在梦中来到...
桂弦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解读如下:“假作真时真亦假”:含义:这句话描述了一种现象,即将假象当作真实,无论是出于无知还是故意为之,这种行为会导致原本的真相变得模糊甚至虚假。哲理:它告诫我们在面对信息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辨别真伪,否则可能会在错误的认知中越走越远,最终...
桂弦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意思是:假的当作真的,时间久了假的就被认为是真的了,真的就成为假的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出自哪首诗?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出自清代曹雪芹的《太虚幻境对联》,全诗如下:《太虚幻境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作者...
桂弦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意思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当假的被当作真的时,时间一久,假的就被认为是真的了,而原本真的反而被视为假的。这反映了事物真实与虚假的相对性,以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混淆。无为有处有还无: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些捏造出来的...
桂弦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意思是:把真实的视为假的,时间久了假的便成了真实的;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终将还是虚幻的。第一层含义:当人们错误地将虚假的事物当作真实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错误的认知可能会固化,使得原本真实的事物也被视为虚假。这...
桂弦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撰 太虚幻境联 【注释】①该联见《红楼梦》第一回。②曹雪芹:(约1724或1715-约l764):名沾,字梦阮、芹圃,号雪芹、芹溪居士,清文学家,汉军正白旗人。他能诗善画,有广泛的文学艺术知识和深厚的修养。他创作的《红楼梦》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研究...
桂弦淑::在《红楼梦》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对联出现在太虚幻境中。这副对联由曹雪芹所撰,首次出现在小说第一回,并在第五回中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时再次出现。这副对联的深刻含义,不仅反映了作品中的叙事手法,也寓意了人物命运和小说主题。甄士隐的人生经历了由富至贫的转变,最终归于佛门...
桂弦淑::1. 这句话出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是书中的著名对联之一。2. 对联的上联“假作真时真亦假”表达了这样一个哲理:当虚假的事物被当作真实的存在来对待时,那么真实的事物反而会被认为是虚假的。3. 下联“无为有处有还无”则进一步阐释了上联的观念,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不存在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