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顺的人物生平
1981年入伍,1986年参加老山战争,于战火中拍摄了许多广为人知的战地特写,并与另外两名并肩战斗的战士合力创办了《战地工兵》报,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赵先顺闻名探视报刊主编,当发现主编为孙杰等3名战士时,挥毫为报刊题写了刊名。并从此走上摄影之路。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甘肃省青联常委,甘肃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甘肃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03年,被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授予“中国优秀摄影家”称号。 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周江表示,该作品的创作,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献价值。2011年12月,著名作家高建群、《木乃伊3》美编浦哲英、曲江影视制片人李安等在陕西“高看一眼”工作室鉴赏完孙杰先生的摄影作品后,高建群当即挥毫泼墨,为《最后的金莲》写下了“卓玛是藏民族中的女神,金莲是中原文化浓缩在女人脚下的一个标志,孙杰先生先拍卓玛,再拍金莲,完成了对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巡礼。”高建群的评述表明,《最后的金莲》的创作,在文化界是一次不小的震动。同月,海南《新海岸》杂志抢先刊登了孙杰先生《最后的金莲》中几副作品及散文《沉重的光影》以飨读者,著名学者武立扬称:“最后的金莲是孙杰先生第一个捅破了人类对于已经出现过,甚至灿烂过的文明不敢质疑的这层窗户纸的金手指。”著名作家梅国云在《南岛都市报》撰文以为:孙杰是一个不多见的坦荡的摄影文学家,以其大爱,终究坦荡。“中国乡土花丛间诗奠基人、香港大学教授姚学礼认为:”《最后的金莲》让人在历史长河中对着一双女人的小脚再一次感动了,不过这次感动,不是莲迷的怪癖,是对一种文明于人性间奇妙怪诞地枝繁叶茂之后,对人性不知所云的一种感动。“《血红、雪白》写作者张正隆认为,孙杰的摄影作品,不肆张扬,内敛诚朴,每一张,都有浓厚的禅意。孙杰为摄影作品创作的散文、诗歌细腻诚挚,幽静质朴,以触摸、碰撞埋藏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情结见长,因而被文化界誉为“一位诚挚而博大的摄影文学家”。一边站岗 一边歌唱《一边站岗,一边歌唱》是孙杰第一部摄影文学作品,于2003年出版,《心战策》作者,著名书法家、儒将杨旭华为作品题写书名,总装备部常万全部长为作品作序,并称:“大西北馈赠孙杰以灵感,孙杰回报大西北以佳作”。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军事科学院秘书长邵华少将为作品作序,深情赞誉孙杰的作品及创作是“不得不开花,开了又开”。对于该作品的创作,孙杰每提及,都饱含深情地讲:“我是一个兵,我渴望为我守卫着的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站岗歌唱,也为我一起并肩战斗过得战友们歌唱,为长眠在南国的战友们歌唱!”
1924年生于河南省永城市顺和乡。
1939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3师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副团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长。
1955年8月,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
1959年至1990年,先后任副师长、师长、副军长,黑龙江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1985年6月5日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
1990年离休,是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战争年代多次荣立战功。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2002年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杨初凭::1924年生于河南省永城市顺和乡。1939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3师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副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长。1955年8月,进入南京军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