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网

关于曾国藩“屡败屡战”的问题

2024-09-19来自:本站整理
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的典故

这句话来源于清朝的曾国藩,曾国藩在和太平天国打仗时输多赢少,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
在上疏时检讨时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 有个幕 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皇上看后觉得他尽管老是打败仗,但仍然坚持消灭发匪,反而觉得忠心,反而还表扬了他。
典故原文:
闻诸先辈云:平江李次青元度本书生,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元度乃得免罪。
释义:曾经听那些先辈说过,平江人李次青字元度本来是一个书生,根本不知道领兵作战。曾国藩命令他领兵作战,每打一次仗便败一次。
曾国藩很生气,准备写奏折弹劾他,在他的奏折上便有“屡战屡败”这样的词语。后来曾国藩的幕僚中有人为李元度求情,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意思便变得大为不同。于是元度因此才被免罪。

扩展资料
相关解释:
“屡战屡败”:会传达给人失败和痛苦的感觉,而“屡败屡战”则带给人希望。
“屡败屡战”:表示有恒心,即使失败也不灰心,不气馁,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 表现的是一个人的执着与不屈。
“屡战屡败”:表现的是一个人的失败,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屡败屡战”:突出的是一个“战”字,说明战者勇猛,次次战败,但是次次重来不肯认输。
“屡战屡败”:突出的是一个“败”字,说明战者无能,次次战败,让人产生对其能力的极大不信任。

屡败屡战

《中华演义》(节选)
周中华见曾国藩果然写下“屡战屡败”四字,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看来野史趣闻也绝非虚妄。

周中华提笔在手,便在曾国藩所写“屡战屡败”四字旁落笔又写下四个字“屡败屡战”!

曾国藩见周中华写出这四个字,哑然无语。同样的四个字,不同的用法,高低之分立见,而其中之含义更是天差地别,迥然有异。曾国藩沉思良久,终于眉头舒展,露出微笑:“中华果然奇才,这颠倒之间,便有了不同的意境,当真一字千金,老朽自愧不如!”

周中华淡淡一笑,道:“恩师学究天人,只是身在局中、关心则乱,中华游戏文字,不值一哂。”他顿了顿又说道:“学生以为,恩师此后征剿‘逆匪’,恐难毕其功于一役。百战艰难,胜败乃兵家常事,当以此‘屡败屡战’为铭,方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曾国藩万万没有想到周中华竟然看得如此深远,心中暗自叹服,更有一种异样的想法,那便是“此人深不可测”!

有了“屡败屡战”这一主旨,这份奏折如同国手弈棋一般,满盘皆活,曾国藩运笔如飞,旋即将一份奏折拟好。

奏折中详尽叙述了他如何在叛匪大军进逼下,独立支撑,屡败屡战,最后把握战机,果断进攻,终于在湘潭大败敌军。由此一来,靖港之败只不过是“屡败”之中的一次小败,而湘潭大捷则变成为曾国藩苦心经营的结果。当然,在奏折最后,曾国藩还是表明甘愿自请处分,“请旨将臣交部从重治罪”,“并请另派大臣总统此军”,总之惺惺作态,无非以退为进!

曾国藩对太平军屡战屡败,为防止朝廷责怪,左宗棠便建议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果然受朝廷嘉奖

曾国藩率湘军讨伐太平天国初期战势失利,幕僚人员写的报告中提到战况是「屡战屡败」,时曾国藩改为「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是「衰尾道人」,而「屡败屡战」是越挫越勇的人。
这个此是曾在上呈皇上战报时的话,原文很难找哦。

  • [姜初潘18028205069] - 关于曾国藩“屡败屡战”的问题
    于欢庆::有了“屡败屡战”这一主旨,这份奏折如同国手弈棋一般,满盘皆活,曾国藩运笔如飞,旋即将一份奏折拟好。奏折中详尽叙述了他如何在叛匪大军进逼下,独立支撑,屡败屡战,最后把握战机,果断进攻,终于在湘潭大败敌军。由此一来,靖港之败只不过是“屡败”之中的一次小败,而湘潭大捷则变成为曾国藩苦心...
  • [姜初潘18028205069] - 屡战屡败的典故
    于欢庆::清朝的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特 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他不得不上疏皇上表示 自责之意.在上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有个幕 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 不仅没有责备他屡打...
  • [姜初潘18028205069] - 「 ”屡败屡战”的曾国藩,为何备受后世推崇?
    于欢庆::02曾因兵败三次自杀未遂 太平天国运动暴乱时,曾国藩正于家乡守孝,咸丰皇帝让他组建湘军,剿灭太平天国,湘军的组建也是非常不易的,当时曾国藩带着其弟弟曾国奎来到湖南,虽然手持圣旨,但是天高皇帝远,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湖南等地的官员官官相护,多加阻挠,非常忌惮曾国藩组建部队后会威胁到他们的权利。 曾国藩用自己的智...
  • [姜初潘18028205069] - 屡战屡败是什么意思
    于欢庆::屡战屡败:是贬义词。表示多次打仗多次失败。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或没有好运气。问题三:"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意思相同吗? 这两个词完全不一样。屡战屡败是每一次打仗都失败,屡败屡战是每次打败仗但还是坚持作顶。后句比起前句来,要多了一份一往无前的决心。要不是曾国藩的幕僚帮...
  • [姜初潘18028205069] - 曾国藩其实“屡战屡败”,为何后世还对他十分推崇呢?
    于欢庆::因为曾国藩是一个非常努力并且极其忠诚的人,所以他才会如此受到世人的追捧。“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句话我认为是对曾国藩最高的赞誉了,他也绝对担得起这句话。其实他绝对不算聪明人,顶多算得上是个一般人吧!他考取进士时已经年过二十八岁,并且还是考取了几次后才中的。当他成为翰林庶吉士...
  • [姜初潘18028205069] - 屡战屡败典故
    于欢庆::屡战屡败典故 清朝的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特 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他不得不上疏皇上表示 自责之意.在上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有个幕 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 ...
  • [姜初潘18028205069] - 屡败屡战的典故是谁 屡败屡战的典故出处
    于欢庆::屡败屡战的典故是谁1、成语出处:《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2、清朝的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尤其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性命险些丢掉。他不得不向皇上表示自责。在奏折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
  • [姜初潘18028205069] - 曾国藩屡败屡战,黄帝为什么没治罪他
    于欢庆::尽管曾国藩在前期屡战屡败,狼狈不堪,但清廷不能也无法罢免治罪。一是因为除了汉族地主武装,清朝统治者已经没有依靠了,管用不管用都得继续用。二是这支湘军不拿国家的钱,也不属于国家正规军,纯粹是自发组织的帮朝廷对抗天平天国的武装,朝廷没有理由治罪。满意请采纳,谢谢。
  • [姜初潘18028205069] - 屡战屡败的出处是哪里
    于欢庆::闻诸先辈云:平江李次青元度本书生,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元度乃得免罪。释义:曾经听那些先辈说过,平江人李次青字元度本来是一个书生,根本不知道领兵作战。曾国藩命令他领兵...
  • [姜初潘18028205069] - 查找有关屡败屡战的典故
    于欢庆::典故:曾经听那些先辈说过,平江人李次青字元度本来是一个书生,根本不知道领兵作战。曾国藩命令他领兵作战,每打一次仗便败一次。曾国藩很生气,准备写奏折弹劾他,在他的奏折上便有“屡战屡败”这样的词语。后来曾国藩的幕僚中有人为李元度求情,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意思便变得大为...
  • 首页 热门
    返回顶部
    风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