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凉州词 夏日绝句 这三首诗是什么意思?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精读课文《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会默写《出塞》和《夏日绝句》。
2、结合注释,整体把握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文中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背诵古诗,会默写《出塞》和《夏日绝句》
2、整体把握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文中的家国情怀。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不太踊跃。
四、说教材
本节课我引领孩子们学习的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精读课文《古诗三首》。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开始,我带着同学们共同朗读了《国家》这首现代诗,然后由这首诗引入到对“边塞”及守卫边塞将士们的认识层面上来。
然后,再引导学生自由熟读《出塞》和《凉州词》这两首诗,并安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借助注释来理解诗文的大意。在理解了诗文大意之后再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这两首诗,试着背诵诗文。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朗读之后的感悟。进一步深刻的体会边疆将士的豪情壮志!
两首诗学习结束之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前两首诗的学习方法:“一读通顺、二读理解、三读停顿、四读背诵”。
接下来,安排学生借助学习前两首诗的方法自主学习《夏日绝句》这首诗,在读通顺诗文以后借助注释来理解诗的大意,并进行有停顿的朗读诗文和背诵。学生集体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女词人李清照自身的大丈夫气概和胸怀!
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其中两首为唐代的边塞诗,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还有一首是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出塞》的大意是: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人从明月照关的景象写起,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月"和“关”前面使用了“秦时”“汉时”两个时间定语,这并不是说明月属秦,关属于汉, 也并非实指秦、汉两朝,其想表达的是防边筑城的措施始于秦汉,可见边关优患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接下来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历史上那些在边塞战役中可歌可泣的将士。这两句诗,从整体上拉伸了全篇的时间感(秦汉)和空间感(万里),营造出一种雄浑的意境和历史的沧桑感。诗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由叙事转为议论。长征未还,固然是千古共同的哀怨,但秦筑长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汉逐匈奴,单于内附。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是一种曲调名, 多写边塞军旅生活。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诗的大意是: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诗一开头就切人了宴会场面。“夜光杯”这里指精制的酒杯,以显示宴会的豪华,令人想象那五光十色的宴饮情景。“琵琶声”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惧怕战斗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饮的终止。所以第二句中一“欲”一“催”,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将士们纵情饮酒后,略带悲壮的语言,这正是将士抒发的豪迈感情:战斗来临,投身疆场,为国献身,又有何惧!

《夏日绝句》是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在南渡之后所写的。诗的大意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提出“生当作人杰”,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诗的后两句用了一个典故: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下埋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重振旗鼓,东山再起。项羽自觉羞愧难当,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江,遂拔剑自刎而死。李清照借古喻今,既歌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又不着痕迹地痛斥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抛弃中原河山,南渡偷生的软弱行径。

课文的插图有边关、长城、古战场,可以拉近学生与诗歌内容的距离,帮助学生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1、出塞
唐代诗人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凉州词
唐代诗人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3、夏日绝句
宋代词人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渡江回到江东。
扩展资料
《夏日绝句》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
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1、《出塞》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凉州词》
朝代:唐代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3、《夏日绝句》
朝代:宋 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渡江回到江东。
扩展资料:
《夏日绝句》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夏日绝句》
百度百科-凉州词二首 (王翰组诗作品)
百度百科-出塞二首 (唐代王昌龄诗作)
1、《出塞》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凉州词》
朝代:唐代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3、《夏日绝句》
朝代:宋 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渡江回到江东。
初赛《凉州词》这都是边塞诗,描写了士兵的脊骨,《夏日绝句》写的是李清照的一种。用我游民的思想。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王瀚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符兔宜::1、出塞 唐代诗人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2、凉州词 唐代诗人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符兔宜::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其中两首为唐代的边塞诗,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还有一首是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出塞》的大意是: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符兔宜::1、王昌龄的《出塞》描绘了秦汉时期的边关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万里长征士兵的关切。诗中提到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西汉名将李广,诗人希望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守护边疆,防止胡人入侵。2、王之涣的《凉州词》通过黄河与孤城的对比,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诗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表达了边塞士兵对家乡的思念...
符兔宜::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写出诗人希望尽快平息胡乱,安定边防的心愿。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写出诗人对战争惨烈之厌恶,对战死沙场的士兵的惋惜。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出诗人渴望朝廷打起精神,收复失地。三首诗都是关于战争的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
符兔宜::1. 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以及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2. 《出塞》描绘了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以及征战万里的将士至今未归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慨叹,以及对英勇将领的怀念。3. 《凉州词》展示了守边将士出征前的...
符兔宜::这三首诗分别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以及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出塞》描述的是秦汉时期的边关景象。明月依旧,但万里边关却不见归人。若李广将军还在,定能阻止胡人南侵。《凉州词》描绘了玉门关外的景象。黄河蜿蜒,孤城矗立,春风不至,羌笛声声,哀怨之感油然而...
符兔宜::四年级上册的第21课古诗三首分别是《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写批注就是用简洁干练的语言将每一首古诗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批注具体如下:《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塞诗,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
符兔宜::1、背诵古诗,会默写《出塞》和《夏日绝句》2、整体把握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文中的家国情怀。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不太踊跃。四、说教材 本节课我引领孩子们学习的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精读课文《古诗三首》。五、教学过程 课堂开始,我带着...
符兔宜::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 三首诗表达了全诗反映了作者 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 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达官显贵、宗室名流为凉州歌填的唱词,是唐周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由于地处西方,常寒凉也,故名凉州。
符兔宜::三、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课文主题:《夏日绝句》这首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典故来讽刺南宋朝廷投降逃跑的行径,表达了诗人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感情。古诗译文:一、凉州词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