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疑问:如果罪犯死不承认,又没有证据,就是疑案从无吗?
我有一个疑问:如果罪犯死不承认,又没有证据,就是疑案从无吗?
没有证据,事实不清,是不能定罪的,但是不是说犯罪嫌疑人自己死不承认,法院就不能将其定罪,证据的取得不仅限于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还有多种证据类别,其它证据形成证据链条,一样可以定罪量刑。
刑法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而且刑事案件还要坚持程序正义,而证据无疑至关重要,所以一般叫做疑罪从无,不称疑案从无。同时,刑法还要保持谦抑性,其目的之一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但是,需要注意,疑罪从无是相对的从无。疑罪之所以“从无”,是因为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所以,这种无罪只是“准无罪”,而事实强,行为人不一定确实无罪。
这一个假设问题问的非常有好,如果罪犯死不承认,又找不到证据证明他是罪犯,那么这一种情况在理论上来说,是属于疑罪从无。
被告不负举证责任
被告是不负举证责任的,意思是被告不需要证明自己无罪的,警方认为被告有犯罪嫌疑,那么警方就是需要负责找到他犯罪的证据,然后指证被告。
就像张玉环的案件,张玉环是不需要证明自己无罪的,警方认为他是嫌疑人,那么警方就要负责去收集张玉环的犯罪证据。找到证据之后,再由法院根据这些证据去判决,如果这些证据能够证明被告犯罪,那么法院就会判决被告是有罪的。但是,如果法院认为这些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犯罪,那么被告很有可能会被疑罪从无处理。
疑罪从无是一把双刃剑
疑罪从无,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有好也有不好,好的地方就是让那些被冤枉的人能够看到希望。而不好的地方就是让那些真正犯了罪的人抓空子,只要在犯罪的过程中,把犯罪的痕迹处理的一干二净,那么,警方在收集证据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收集不到,那么真正的罪犯在判决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按疑罪从无处理。张玉环的案件就是因为证据不足,所以按照疑罪从无处理。
结语
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做了坏事的人总会得到报应的。由此,行为人因证据不足而得到无罪宣告后,如果司法机关取得了确实、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其有罪,该行为人仍然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这是一种补正,是对为了保障个人利益而牺牲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后救济,如果这样,恰恰是法律上正义的回归!
是这样的,如果不能攻破嫌疑人的口供,有没有实质性的证据,那么就只能疑罪从无了,除非后期又有新证据出现。
是的,这种情况下警方只能继续寻找证据,但是会派一定的人去监视着罪犯,除此之外别无办法。
那也不会把他放走,直到找出证据。反正警察是有的时间陪他们。只要他们不嫌累就行。
翁奔史::我有一个疑问:如果罪犯死不承认,又没有证据,就是疑案从无吗?没有证据,事实不清,是不能定罪的,但是不是说犯罪嫌疑人自己死不承认,法院就不能将其定罪,证据的取得不仅限于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还有多种证据类别,其它证据形成证据链条,一样可以定罪量刑。刑法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而且...
翁奔史::在我国,犯人在监狱中死亡是否能够获得赔偿,主要取决于死亡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监狱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导致犯人死亡,那么受害者的家属可以向国家提出赔偿请求。对于犯人在监狱中死亡是否应当赔偿,需要具体分析以下情况:1、如果犯人因突发疾病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死亡,且监狱没有过错,那么监狱不必承担赔偿责任...
翁奔史::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犯人在监狱死亡有没有国家赔偿,要依据犯人死亡的原因而定,如果监狱人员侵权造成死亡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在监狱里面死亡是否会有赔偿损失,需要分情况而定:1、如果是突发重大疾病、不可抗力等导致死亡,监狱无过错的,不能认为监狱有责任,则无需赔偿;2、如果因监狱的违法行为,...
翁奔史::如果罪犯在服刑期间死亡的,首先,监狱要立即通知罪犯家属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如果罪犯因病死亡的,要由监狱作出医疗鉴定。如果对于死亡原因有疑问,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而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其赔偿标准是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
翁奔史::当服刑人员在监狱内去世时,监狱部门应迅速通知其家属以及当地检察院和法院。若罪犯因疾病而亡,监狱需进行医疗鉴定以确定具体原因。如果检察院对监狱提供的医疗鉴定结果持有疑问,有权要求重新进行鉴定。家属若对结果存疑,可以向检察院申请进一步核查。对于非正常死亡的情况,检察院需立即进行尸检,并出具详细...
翁奔史::不会的,通常是火化。首先,根据我国监狱法的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死亡的,应该立即通知罪犯的家人,不仅如此,还要按照法律程序,通知检察院,监督罪犯死亡是否存在违法。通知法院,为了程序问题。 1、罪犯因病死亡,要作出医疗鉴定。检察院负责监督,如果对医疗鉴定有疑问,可以重新进行鉴定。不仅如此,罪犯...
翁奔史::如果不是犯事而只是好奇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坐牢难受。因为坐牢失去了自由,自由是人生除了生命以外最可宝贵的。人,一死万事休,对于当事人来说,就一了百了啦,只有亲友会因此而伤心不已。 不知能不能对你有所启发。这要因人而异,有些人觉得坐牢暗无天日的确生不如死,有些人觉得在...
翁奔史::“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也就是说应当判处死刑的,不一定立即就执行死刑,其次是给他们一个考验期,也就是给这些人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
翁奔史::在刑场执行死刑,群众是不许靠近死刑犯,只能远远观看。法院都已下令判罪犯死刑了,武警执行枪决之时周围方圆几百米外不准闲人靠近刑场,被害家属是不准进入刑场看罪犯执行枪决的。刑场之地,法律戒严,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靠近死刑犯。除了公安、武警等执法者外,其余闲杂人等是不允许近距离走近死刑犯的...
翁奔史::是的,一般情况下,被判死缓的罪犯是可以不死的。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只有在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又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才会由最高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