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字体有哪些?
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法家,一般是指唐代的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元代的赵孟頫。 人们通常说的颜体、柳体、赵体、欧体分别是以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这四位书法家的姓来命名的。
古代四大书法家的字体
(1)欧阳洵:欧体。擅长书体:楷书。书法特点: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
(2)颜真卿:颜体。擅长书体:楷书,行草。书法特点:楷书规规矩矩,气宇轩昂,行草情溶于艺,艺才生魂。代表作品:楷书——《颜勤礼碑》、《多宝塔碑》;行书——《祭侄文稿》。
(3)柳公权:柳体。擅长字体:楷书。书法特点:字态清瘦,特别是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代表作品:《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4)赵孟頫:赵体。擅长书体:楷书,行书。书法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代表作品:楷书——《胆巴碑》、《妙严寺记》;行书——《赤壁赋》。
宋体、楷书、草书、隶书、行书等。
1、宋体
宋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衬线字体(serif),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宋朝文化兴盛,印刷业有了巨大发展,从南宋时期,在临安等地的印刷作坊里就开始出现了类似印刷体的字体,后世称之为仿宋体。
明朝时期,文人追捧宋刻本书籍,于是刻匠们加粗仿宋体的竖线和笔画的端点以抵抗刻版磨损,却依旧称之“宋体”。现代的所谓宋体基本上就是这样成型的。
2、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
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笔划,使结构上更趋严整。
3、草书
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4、隶书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
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
5、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的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字体
颜体、柳体、赵体、欧体、瘦金体。
1、颜体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2、柳体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地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3、赵体
赵体是元代初期书法家赵孟頫的字体。字形趋扁方,赵体笔画圆秀,间架则方正。
赵体撇画,捺画,以及横比较舒展,字势横展。借用行书,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间,显得流美动人。
4、欧体
欧体,始祖欧阳询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
以楷书和行书著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5、瘦金体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颜体
百度百科——柳体
百度百科——赵体
百度百科——欧体
百度百科——瘦金体
5、瘦金体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
唐朝的薛曜是瘦金体之祖,薛曜书学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笔细劲,结体疏朗,但较褚书险劲,更纤细,他对褚书不作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加以发挥,有所创造,亦成习气,为褚书末流。《夏日游石淙诗并序》是薛曜的代表作,石淙河摩崖题记之一。
石淙河摩崖题记,唐久视元年三月十九日刻,为河南省最大的摩崖碑刻,分为《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和《秋日宴石淙序》两部分。二者的书者皆为薛曜,其书法瘦劲奇伟,被历代书家称为“瘦金体之祖”。薛曜的书法后被宋徽宗所习,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颜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瘦金体
颜体、柳体、赵体、欧体。
1、颜体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2、柳体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地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3、赵体
赵体是元代初期书法家赵孟頫的字体。字形趋扁方,赵体笔画圆秀,间架则方正。
赵体撇画,捺画,以及横比较舒展,字势横展。借用行书,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间,显得流美动人。
4、欧体
欧体,始祖欧阳询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
以楷书和行书著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
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扩展资料
著名书法家
1、王羲之(303年-361年)
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为南迁琅琊王氏贵胄,后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师承卫夫人、钟繇。
著有《兰亭集序》。其书法尺牍散见于唐临诸法帖、十七帖、日本的丧乱、孔侍中等名品。其子王献之亦为书法家。
2、欧阳询(557一641年)
字信本,唐代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3、颜真卿,(709—785)
字清臣,唐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
4、柳公权(778——865)
中国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
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
5、米芾(1051-1107)
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6、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昴,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元代湖州(今属浙江)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
7、文徵明(1470-1559)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画家。初名璧,以学行更字徵仲,号衡山、衡山居士。斋名停云馆。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多才艺,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学画于沈周,名声日益显赫,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三人,人称“吴中四才子”。
8、董其昌(1555-1636年)
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董其昌出身贫寒之家,但在仕途上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公元1589年,(万历十七年)三十四岁的董其昌举进士,开始了他此后几十年的仕途生涯。当过编修、讲官,后来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
9、王铎(1592-1652年)
字觉斯,一字觉之。号蒿樵、小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王铎由明朝旧臣变为清廷新贵,在以气节自持的明代遗民眼中是被鄙夷的贰臣,因此,他始终抑郁不乐。
10、何绍基(1799--1873)
清书法家。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字子贞,号东州,晚号蝯叟。嘉庆四年(1799)生。父凌汉,官至经筵讲官、户部尚书。绍基早年师事程恩泽,后又出入阮元之门。庭训师承,为后来成为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奠定了基础。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草书尤为擅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颜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体
一、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法字体一般有颜体、柳体、赵体、欧体。
这四大字体,一般是指唐代的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元代的赵孟頫。通常说的颜体、柳体、赵体、欧体分别是以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这四位书法家的姓来命名的。
二、古代四大书法家的字体
(1)欧阳洵:欧体。
擅长书体:楷书。书法特点: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
(2)颜真卿:颜体。
擅长书体:楷书,行草。书法特点:楷书规规矩矩,气宇轩昂,行草情溶于艺,艺才生魂。代表作品:楷书——《颜勤礼碑》、《多宝塔碑》;行书——《祭侄文稿》。
(3)柳公权:柳体。
擅长字体:楷书。书法特点:字态清瘦,特别是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代表作品:《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4)赵孟頫:赵体。
擅长书体:楷书,行书。书法特点: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很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代表作品:楷书——《胆巴碑》、《妙严寺记》;行书——《赤壁赋》。
甲骨文,铭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寿牲梵::颜体、柳体、赵体、欧体、瘦金体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字体。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与柳体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的美誉。颜体的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柳体,指的是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778-865)的书法作品字的总称。
寿牲梵::1. 欧阳询的欧体:- 擅长书体:楷书 - 书法特点:以其笔力险峻、瘦硬著称,意态精密且俊逸。- 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2. 颜真卿的颜体:- 擅长书体:楷书、行草 - 书法特点:楷书规整庄重,行草书则情感流畅,艺术性强。- 代表作品:楷书《颜勤礼碑》、《多宝...
寿牲梵::1、颜体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2、柳体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 778-865 )地书法作品字...
寿牲梵::颜真卿:唐代书法家。擅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特点是秀劲腴润,顿挫分明。其所创“颜体”为后人习之楷模。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出名。柳公权:唐代书法家,工楷书。特点是瘦挺遒劲,顿挫清晰。“柳体”多为初学者攻习之。黄庭坚:北宋书法家,与苏轼、蔡襄、米芾并称为“宋四家”。擅行草书。赵孟...
寿牲梵::一、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法字体一般有颜体、柳体、赵体、欧体。二、古代四大书法家的字体:1、欧阳洵:欧体。擅长书体:楷书。书法特点: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2、颜真卿:颜体。擅长书体:楷书,行草。书法特点:楷书规规矩矩,气宇轩昂,行草情溶于艺,艺才生魂。3、柳公权:柳体。擅长字体:楷书...
寿牲梵::古代四大著名书法家的四种字体代表是什么?1. 欧阳询:欧体 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被誉为“大欧”。他的楷书字体成为后来学习书法者经常模仿的对象。他的字体高颜值,但人似只猴。2. 颜真卿:颜体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及政治家,被誉为“书法革新家”。他创立了一种浑厚饱满的书体,字体写的浑厚饱满,...
寿牲梵::古代书法字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大篆:简介: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汉字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特点:字形相对繁复,保留了较多的象形元素。小篆:简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时,由宰相李斯在秦国大篆籀文的基础上简化创制而成。特点:字形匀整划一,笔画简练流畅,是秦朝官方的标准文字。
寿牲梵::1. 楷书:欧体,颜体,柳体,赵体 楷书是书法中的规范字体,其中欧体、颜体、柳体和赵体是最为著名的四种风格。2. 行书:王体(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米芾,苏东坡,黄庭坚,蔡襄,文征明 行书字体流畅自然,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的字体被合称为王体。米芾、苏东坡、黄庭坚、蔡襄和文征明等人...
寿牲梵::1. 篆书 又分大篆、小篆,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著名作品有李斯的《泰山石刻》,李斯的《泰山石刻》、《琅琊台石刻》,李阳冰的《三坟记》、《城隍庙碑》。2.楷书 又有魏碑、唐楷之分,字形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著名作品有欧阳询的《...
寿牲梵::---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大篆,大篆是籀文、古文、金文、石鼓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