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军阀刘文辉生平简历历
刘文辉(1895年—1976年6月24日),字自干、病虞,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人。大地主刘文彩之弟。四川军阀,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在民国初期军阀混战中逐步壮大势力,和堂侄刘湘一起成为四川最有实力的两个军阀,刘文辉占据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刘湘占据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1929年被当时的中央政府-国民政府授于四川省政府主席职位。在1932-1933年的二刘之战中,败给刘湘,退居西康,任西康省主席,指挥所部堵截中央红军长征。抗战时期,刘文辉所部留在川康地区,没有开赴前线。1949年12月8日,刘文辉以西康省主席兼二十四军军长的名义通电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四川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林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刘文辉因癌症在北京去世。
刘文辉,字自乾,法号玉猷。民国第24军军长,二级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在川军五行中他属火。政治上神通广大,人送外号“多宝道人。”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南王”。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文革中病故。
刘文辉(1895年1月10日—1976年6月24日),字自乾,法号玉猷。刘湘的叔叔,俗称“刘幺爸”。民国第二十四军军长,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在川军五行中他属火。政治上神通广大,人送外号“多宝道人。”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康王”。
刘文辉小时其父刘公赞对其备加宠爱,在刘文辉年龄稍长的时候就送他到刘家祠堂读书。刘文辉自小聪慧不凡,成绩优异,深受老师的喜爱。民国六年(1917年)夏,刘文辉从保定军校第二期读完炮科毕业。大哥刘文渊陪他到成都,拜望已是川军将领的嫡亲堂侄刘湘。保举引荐刘文辉投奔川军第八师陈洪范,在陈洪范属下任上尉参谋。
刘文辉的逸闻轶事
1935年,四十岁的刘文辉被侄子刘湘逐出成都,落草雅安,出任西康建省委员会主任。1939年1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刘文辉为西康省主席。主政西康期间,他十分重视教育。
1939年,在一次演讲中,他语重心长地对国立康定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学生,很有希望,很有前途,我们国家很需要你们,你们是我们国家的后起之秀。特别是我们这个康定、康巴地区文化素质比较差,希望你们,好好地学习,把你们的文化程度提高,把你们的知识提高,将来为这个康巴做点贡献。”
刘文辉(1895-1976),字自乾,字病虞,属羊,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人,是刘湘的堂叔,但年龄却比刘湘小6岁。
1911年夏四川陆军小学毕业,保送西安陆军中学,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颇懂一些韬略。1916年毕业返川,任第2师上尉参谋,1917年经堂侄、旅长刘湘介绍,到陈洪范旅任营长。1918年4月任第1混成旅第1团团长。1920年秋带全团到宜宾,任第1混成旅旅长。1923年任第九师师长,次年8月授为洁威将军。1925年参加联军击败杨森发动的“统一四川”之战后,任四川军务帮办。
自从1926年12月,他同刘湘、杨森、刘成勋、邓锡侯、田颂尧、赖心辉等七个四川军阀将“五色旗”换成“青天白日”旗之后,互相争雄的内战,反而愈演愈烈。在这中间,为了攫取四川霸主的宝座,他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首先他制定了“内外并举,左右开弓”的总方针。也就是说,一面消灭四川境内的对手,一面在夔门外拓开局面。为了达到这个总目标,他在力量还不大的时候,着意于同邓锡侯、田颂尧的联合,以对抗刘湘和杨森的结盟,避免了自己的孤立地位。不久,他就着军服,乘白马,挎洋刀,在成都西较场就任了国民党24军军长。孙子兵法有一条:“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刘文辉是领会了它的真谛的。为了吞并老牌军阀刘成勋(23军)的领地,他首先收买了刘成勋的三个师长,把墙脚挖空,然后于1927年6月一举突袭,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雅安、西昌市等雅属宁属要地归为己有。他在得意之余,还给刘成勋打电话说:“刘军长,你是老前辈,时代不同了,请你打个让手,我要到雅安来。”其后,刘文辉又乘其他军阀混战之机,驱逐了赖心辉,占领了江津等地。至此,刘文辉已据有上下川南,宁、雅属和上下川东部分地区共七十余县地盘,盛极一时。1928年任9月任川康边防军总指挥,10月任四川省政府主席。1929年3月,成都旧督署衙门张灯结彩,冠盖如云,蒋介石的代表亲自捧了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大印,授给了刘文辉,这是他一生中的顶峰。可是省主席的印绶与独霸全川的野心,还有不小距离。因为这时的四川,还是一个互相对立的三角。一是刘湘以重庆为中心的下川东;一是李家钰、罗泽州、杨森盘踞的北道;一是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盘踞的川西南和川北。刘文辉暗暗盘算,要想独霸全川,三角中必须先吃掉一角,剩下一角就好办了。于是他竭力怂恿邓锡侯讨伐李家钰。在这次战争中,刘文辉又扩大了防地,收编了部队,最后就剩下刘湘和刘文辉两大派了。
1932年8月,二刘的争雄之战爆发了。这次战争持续了两年之久,是四川军阀混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线连绵千里,双方投入兵力数十万人。无辜的士兵死亡六万多人,给四川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可是熟谙韬略的刘文辉却未能取胜。他先退出了泸州、宜宾,以后又退出了成都。在新津撤退时,刘文辉已经听到枪声,他的马弁慌得把床上的鸦片烟具抱起就跑,连刘文辉的印章和作战地图都丢掉了。最后刘文辉才跑到雅安这个地方。一向忠于刘文辉的部下,纷纷离去。当初的十余万雄师,只剩下两万余人;当初的七十余县,只余下雅安一隅。秋风孤城,夜深独坐,真真是好不痛煞愁煞人也!要知道,享受过荣华富贵、权力地位一类滋味的人,一旦失去它时,是比从未得到过它的人,是更为痛苦难忍的。
1935年任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1939年1月1日成立西康省政府,任主席。1941年出面过问川事,联络进步人士。1942年2月在重庆与周恩来秘密会晤,请中共派人到雅安设立电台与延安直接联络。1944年冬加入民盟,任中央委员。1949年12月9日,以西康省主席及第24军军长身份,同邓锡侯、潘文华等通电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中央林业部长、全国政协常委。1976年去世。
穆辉重::刘文辉,字自乾,法号玉猷。刘湘的叔叔,俗称“刘幺爸”。民国第24军军长,陆军上将。1911年夏四川陆军小学毕业,保送西安陆军中学,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16年毕业返川,任第2师上尉参谋,1917年陈洪范旅任营长。1918年4月任第1混成旅第1团团长。1920年秋任第1混成旅旅长。1923年任第九...
穆辉重::刘文辉(1895年1月10日—1976年6月24日),字自乾,法号玉猷。刘湘的叔叔,俗称“刘幺爸”。民国第二十四军军长,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四川争霸战的主角之一,在川军五行中他属火。政治上神通广大,人送外号“多宝道人。”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康王”。刘文辉小时其父刘公赞对其备...
穆辉重::刘文辉(1895年—1976年6月24日),字自干、病虞,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人。大地主刘文彩之弟。四川军阀,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在民国初期军阀混战中逐步壮大势力,和堂侄刘湘一起成为四川最有实力的两个军阀,刘文辉占据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刘湘占据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1929年被当时的中央政府-国民政府授...
穆辉重::刘文辉,号自乾,四川大邑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时期西康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刘湘的叔叔。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炮科,毕业后任川军参谋、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四川军务督办,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长,1927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府主席...
穆辉重::刘文辉,字自乾,法号玉猷,是中国国民党的一位起义将领,享有“西南王”的美誉。他在1916年于保定军校第二期炮科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四川,投奔他的堂侄刘湘,由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尽管年龄上刘文辉比刘湘年轻6岁,但刘湘依然对他青睐有加,给予了推荐和多方关照。在刘湘的支持下,刘文辉在四川...
穆辉重::刘文辉,一个出生于1895年1月10日的大邑农民之子,他是家中六个兄弟中的第六个。刘氏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的祖先是安徽徽州人,清初迁入四川定居。世代务农,却在民国年间,家族成员在军政领域平步青云,成为枭雄,出现了3个军长、8个师长、15个旅长,甚至有1个省主席和1个战区司令长官。刘氏...
穆辉重::刘文辉(1894~1976)中国爱国将领。字自乾,法号玉猷。四川大 邑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川康边防军总指挥、西康省主席及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等职。1949年12月9 日,与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彭县通电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后改...
穆辉重::刘文辉,字自乾,四川大邑人,刘文彩之弟、刘湘的叔父。他于1908年入读四川陆军小学第三期,1911年毕业,随后进入西安陆军中学,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6年毕业后,他回到四川,初任刘存厚军部参谋。1922年,他晋升为第九师师长,时年仅30岁。刘文辉注重扩展地盘,壮大实力,到1926年,他已...
穆辉重::1、刘湘(1888年—1938年)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生于1888年7月1日,四川成都大邑人,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并且为重大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主要战役是指挥抗日战争初期的战争。2、刘文辉(1895——1976)刘文...
穆辉重::新中国成立后,刘文辉先后担任过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可是随着四川大邑县筹建地主庄园陈列馆,即后来闻名全国的“收租院”,刘文辉的处境变得尴尬起来。刘本人后来被调往北京任国务院林业部部长。而襄助刘文辉半生的刘文彩,其实早在1949年10月就已去世了。“文革”开始后,周恩来将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