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的历史背景
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
当他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宣城时,他发现已经没有了昔日朋友遍地的欢聚场面,没有了在北楼畅饮、敬亭论诗的畅快生活。他独自一人,艰难地攀登敬亭山,静坐许久,内心深受触动,感到无比的感伤和孤独。在这种心情驱使下,他创作了《独坐敬亭山》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2、在诗人的笔下,敬亭山的美丽山色、...
独坐敬亭山古诗写作背景
独坐敬亭山古诗的写作背景是李白的政治生涯遭遇挫折后,怀才不遇而离开长安,前往宣城时所写。此诗表面上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在诗中,李白以“众鸟高飞尽,孤...
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
背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3]公元753年(天宝...
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
自离开翰林后,他漂泊了十年,饱尝人间辛酸,看破了世态炎凉。对现实的不满和孤寂之感因此加深,但傲岸倔强的性格依然未变。怀才不遇的他,心中抑郁不平,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大量借游仙、饮酒排遣苦闷的诗篇,也书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便是其中之...
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
怀才不遇的境遇让李白一直抑郁不平,身心疲惫不堪。在这样的时刻,他需要找到慰藉,寻找心灵的寄托。于是,他借助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内心的苦闷。同时,他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便是其中之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李白独自坐在敬亭山上,静观自然景色的...
独坐敬亭山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独坐敬亭山创作背景如下: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
独坐敬亭山的时代背景,李白是怎么被迫离开家乡的?
敬亭山位于安徽宣城,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在李白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他曾七次游历宣城,而《独坐敬亭山》正是他于753年秋游宣城时所作。这首诗创作于李白离开长安之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在这十年间,李白的内心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困苦,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看透了世态的炎凉,这使得...
独坐敬亭山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长期的漂泊生活让李白深感人间的辛酸,看透了世态的炎凉,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同时也增加了孤寂之感。然而,李白的傲岸倔强性格依然如故。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创作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排遣苦闷的诗作,同时也不乏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佳作。独坐敬亭山,李白独自一人坐在敬亭山上,面对着周围的...
独坐敬亭山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不仅是李白情感的流露,更是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诗中,他借景抒情,用寥寥数语,描绘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凄凉,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往的怀念。这首诗成为了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流传至今,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
独坐敬亭山创作背景
当时,李白南下宣城,其从弟宣州长史昭曾邀请他前往,诗中流露出李白对宣城清闲生活的向往。自被放还翰林后,李白长期漂泊,这使他深感世态炎凉,对现实不满,内心孤寂。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抒发内心情感的诗篇,如《独坐敬亭山》。然而,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有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其创作...
@翁吕关::::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蒋转纪18737401007::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意思 -
@翁吕关::::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意思是: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出处】《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
蒋转纪18737401007:: 《独坐敬亭山》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
@翁吕关:::: 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非常简洁,仅有四个句子,但却在几个简单的形象中表达了李白对于自由和独立的向往.诗中描述了众鸟高飞离去,只有一片孤云独自游荡,而李白则在敬亭山上孤独观望,与山景相互凝视,彼此欣赏,互...
蒋转纪18737401007:: 《独坐敬亭山》的句意和诗意,还有李白的背景,谁有? -
@翁吕关::::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
蒋转纪18737401007::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古诗(要原文) -
@翁吕关::::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
蒋转纪18737401007:: 谁知道《独坐敬亭山》、《凉州词》这2首诗的意思以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啊 -
@翁吕关:::: 独坐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元和郡县志》云:"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
蒋转纪18737401007:: 独坐敬亭山的诗意,要简单的. -
@翁吕关:::: 【内容】: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释义】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蒋转纪18737401007:: 下面诗句中的山在什么地方 -
@翁吕关:::: 1,泰山 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
蒋转纪18737401007:: 李白描写景物的诗有解释 -
@翁吕关::::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编辑本段]【注释】 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