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的简单写作背景
《春望》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春望》的写作背景是: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
《春望》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去理解呢?
《春望》的写作背景是: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
杜甫春望的写作背景
杜甫《春望》的写作背景 在唐朝时期,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长安城遭受了重大的破坏和变迁。这场内战使得整个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社会陷入混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杜甫的《春望》应运而生。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春天的景象进行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诗人的深切情感。一、安史之乱背景...
春望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
春望的写作背景10字是什么?
写作背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具体背景如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
《春望》的写作背景
《春望》创作于安史之乱。《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叛乱,由于长安被叛军占领,杜甫被俘至长安。在长安城中,他目睹了国家破败、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诗。杜甫始终怀揣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春望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此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 gfjhchjhhggi | 发布于2018-03-06 举报| 评论 0 1 2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望岳的写作背景 泊秦淮的写作背景 南乡子的写作背景 春望翻译 雁门太守行写作背景 ...
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写作背景
《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创作背景分别如下:1、《春望》: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春天,当时安史之乱正在进行中,潼关失守后,唐玄宗逃离长安,杜甫为了逃避战乱,携家带口前往鄜州羌村,途中不幸被叛军俘获,并带到长安,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于是...
春望的写作背景
在长安城内,杜甫看到曾经繁华的宫殿如今满目疮痍,心中充满了哀伤。他感叹,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长安城却显得格外荒凉。杜甫的内心充满了忧虑,他为国家的前途担忧,也为人民的命运感到痛心。在经历了这场浩劫后,杜甫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人民...
...杜甫写的。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简单点儿的)。这两首诗中最能表现诗 ...
春望-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
@咸费背::::[答案] (1)肃宗即位,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安史之乱,“烽火”指战争,具体来说就是安史之乱.(2)解答...
汲欧月19334705453:: 《春望》的作者及简介 - 作业帮
@咸费背::::[答案]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
汲欧月19334705453:: 春望主旨
@咸费背::::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通过战乱的荒凉景象之中抒发了爱国思家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向往和平的心愿
汲欧月19334705453:: 古诗《春望》谁写的? -
@咸费背:::: 杜甫《春望》参考译文【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背景】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元月,京城长安沦陷...
汲欧月19334705453:: 杜甫诗三首的历史背景望月和春望的历史背景(就是国家是什么样子的情况下写的诗, - 作业帮
@咸费背::::[答案] 望岳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五律】 类别:【未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岱宗:即泰山.《风俗通·山泽篇》:“...
汲欧月19334705453:: 春望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和对家人的 - 作业帮
@咸费背::::[答案] 忧思之情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
汲欧月19334705453:: 十万火急..《春望》的内容倾向和艺术特征 -
@咸费背::::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