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历史背景介绍
《春望》的写作背景
《春望》创作于安史之乱。《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叛乱,由于长安被叛军占领,杜甫被俘至长安。在长安城中,他目睹了国家破败、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诗。杜甫始终怀揣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春望的历史背景是啥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作品简介:《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
春望古诗
诗歌艺术特点: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感染力。综上所述,《春望》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强烈情感色彩的诗歌,展现了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的内心感受和对国家、家人的深深忧虑。
春望的写作背景20个字左右
当时,长安城遭受战火洗礼,满目疮痍。杜甫心忧国家,思念家人,内心充满忧虑与愤懑。他感慨万千,挥笔写下《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家人安危的牵挂,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春望》不仅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更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记录了那段...
《春望》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春望》的赏析及创作背景如下:赏析:- 情景交融:全诗情景交融,前四句描绘了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后四句则抒发了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深切情怀。- 用词精妙: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破”与“深”字,形象地表达了国都沦陷后的凄凉景象。-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以乐景表现哀情的...
春望的写作背景
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反叛,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玄宗,派遣哥舒翰攻打叛军大本营,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攻下了长安。玄宗与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太子在灵武即位。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获,滞留在长安。此诗作于次年三月。长安城在安史之乱中被焚掠,满目疮痍,春天...
春望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
春望是谁写的
作者介绍: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诗歌背景:《春望》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三月,当时长安已被安史叛军攻陷并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杜甫在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期间,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言律诗。诗歌主题:《春望》通过描写长安破败的景象...
杜甫创作《春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分别是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创作背景:1、《春望》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巢旭废:::: 杜甫《春望》参考译文【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背景】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元月,京城长安沦陷...
宗肩疤15229174596:: 春望,是什么原因使春天变得如此荒凉
@巢旭废:::: 《春望》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
宗肩疤15229174596:: 春望主旨
@巢旭废::::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通过战乱的荒凉景象之中抒发了爱国思家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向往和平的心愿
宗肩疤15229174596:: 杜甫入蜀以前的生平和望岳 春望的写作背景 -
@巢旭废::::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
宗肩疤15229174596:: 十万火急..《春望》的内容倾向和艺术特征 -
@巢旭废::::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
宗肩疤15229174596:: 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
@巢旭废:::: 春望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作者的心中的欣喜之情. <春望>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
宗肩疤15229174596::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 -
@巢旭废:::: 杜甫的《春望》写的是安史之乱.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宗肩疤15229174596:: 春望,原文填空1.诗人交代了历史背景,表明了节令.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景于物,托感于情 - 作业帮
@巢旭废::::[答案] 楼主,请问空在那里,点明一下{知道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前一句点明历史背景,“城春草木深”表现节令.“城春草木深”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景于物,托感于情.表现作者对国家衰亡的慨叹,与他那悲壮的情感...
宗肩疤15229174596:: 杜甫创作春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巢旭废:::: 诗以问句开篇,久闻泰山之名而未历其境,对于一个正在“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青年诗人来说,其亟欲登临探胜的心情自是不言而喻,这一问,就把这种心中底蕴和盘托出,同时引出下文以实景作答.一旦登临,则泰山雄伟壮阔仍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