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第二号坑为什么不给我们看???
2025-05-21来自:本站整理
什么是兵马俑二号坑呢?
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自从一号坑开放以来,秦俑博物馆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无不赞不绝口。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来这里参观,称赞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认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一号坑为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为62米,平均深度为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东西两侧各有斜坡门道5个,南北两侧各有便门两个,立木封堵门洞,坑上以棚木、芦席、泥土覆盖。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一号坑计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马,以挖出1000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为军阵的前锋。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38列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西端有3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荆柯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这种利剑砍伤刺客的。虽经两千多年的剥蚀,剑仍保持坚固锋利的本色。
为了保护文物和便于参观。一号坑建有拱形陈列大厅,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采光良好,观众可从检阅台一睹坑内兵马俑的雄姿。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两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从2个坑的布局和阵法看,二号坑阵式复杂,兵种齐全,是对阵的中坚力量。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孙膑兵法》说:“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殆。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
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批兵马颂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看了兵马俑,人们不禁要问:修筑兵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们大致有四种说法:“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送葬的俑群”、“为表彰军功所树立的纪念碑”。据秦陵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布局是模拟他生前的宫城图。3座坑位于陵外城东东门大道北侧,似是驻扎在京城外守卫京师的宿卫军。
秦兵马俑身上隐蔽处多有刻画或戳印的文字,据一些专家研究,有些是陶匠的名字,有出自中央官制陶作坊的,也有出自地方陶作坊的。有些文字有待破解。秦兵马俑采用的是分体制作,然后安装和粘接,一般是粘接塑像成形后,再入室烘烤。原来的兵马俑着有颜色,因年久剥蚀,现在看到的只是灰瓦色。
武士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过去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的雕塑是南北朝随佛教传入形成的,秦兵马俑的发现否定了这种观点,有力证实秦代我国雕塑已成熟,并在我国雕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出土的兵器看,成分以铜为主,兼含锡、铅等稀有金属,硬度为HR106度,表面镀铬,反映了我国秦代冶金技术已达到相当高度,大大超过同时代的域外国家。
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据了解,在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下,计划投资1.1亿元进行秦俑博物馆二期扩建工程
广告歌
可以啊?
保护吧
[曲虎莎19138251855] - 秦始皇兵马俑里 中间的土堆为什么不挖掉?
荆舒邦::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5公里处,先后发现了三个兵马俑坑。一号坑长约230米,宽62米,是最大的一个俑坑,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其东部有3排陶俑,每排分别都分布有68个俑,3排陶俑组成一个横队。横队与其后面的兵佣被墙给隔开,后排兵佣呈纵队排列,被人们称为武士俑,这种俑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曲虎莎19138251855] - 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资料,快快,西安的,二号坑
荆舒邦::1976年4—5月间,考古队在西安兵马俑一号坑的东端北侧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有兵马俑的坑,并命名为兵马俑二号坑。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
[曲虎莎19138251855] - 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分别是什么
荆舒邦::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分别是什么?1. 引言 兵马俑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中,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是三个主要的坑,保存有数量众多的兵马俑和其他官方佩饰品,是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参观的重要景点。2. 兵马俑一号坑 兵马俑一号坑位于...
[曲虎莎19138251855] - 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介绍 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介绍
荆舒邦::秦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的介绍如下:一号坑: 规模: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 特点:是秦兵马俑坑中最大的一个,出土了大量的陶俑、战车和实物兵器等文物,展示了秦朝军队的雄壮气势。二号坑: 规模:东西长,宽98米,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 布局: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
[曲虎莎19138251855] - 兵马俑二号坑二号俑坑
荆舒邦::第三单元位于中部,是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构成的长方形阵列。第四单元位于左侧,骑兵阵列尤为独特,108个骑士俑与180匹陶马组成11列,展示了古代骑兵的生动形象,其服饰和装备高度模拟战时状态,铠甲轻便灵活,与步兵和车兵俑的装备有明显区别。二号坑的兵马俑和战车,不仅是军事编排的体现...
[曲虎莎19138251855] - 秦始皇陵兵马俑三个坑的介绍
荆舒邦::秦始皇陵兵马俑三个坑,分别被称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它们是中国古代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秦朝的雄伟与强盛,同时也揭示了古代工艺的高超水平。一号坑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它呈现了壮观的军阵场景。这个坑内排列着数千名气势磅礴的陶俑,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准备出征。这些...
[曲虎莎19138251855] - 兵马俑2号坑灵异事件 兵马俑2号坑灵异的事件是什么
荆舒邦::1、古代有地位的人去世之后实行陪葬,大多是用活人陪葬,而奴隶是主人生前所有,在主人死之后会选择让部分奴隶陪葬,好在那个世界中继续有奴隶伺候。而兵马俑则是用陶瓷制成的殉葬品,当时一名女子在参观兵马俑的时候发现其中一个兵马俑竟然会动,吓得女子不轻,随后选择报警来调查这件事情。2、1974年先后...
[曲虎莎19138251855] - 兵马俑的三个坑
荆舒邦::首先,兵马俑的三个坑分别是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它展示了数千名气势磅礴的陶俑军阵。这些陶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等,他们按照真实的军队编制排列,仿佛随时准备出征。每一个陶俑都栩栩如生,面部表情各异,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此外,一号坑还出土了大量的...
[曲虎莎19138251855] - 兵马俑规模那么大,为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
荆舒邦::现在的人们再去看这些兵马俑的时候都会感叹当时工匠们的鬼斧神工,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实在我们的史书关于这些兵马俑并没有被记载。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时间仓促,是未完工的工程。现今发现的秦俑坑道位于皇陵东面1,5公里处共四个俑坑。1号2号3号坑发现大量人俑车马。而4号坑有坑无俑。...
[曲虎莎19138251855] - 兵马俑为什么不挖了
荆舒邦::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余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以下参考,...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
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
二号坑的重要性
二号坑里有骑兵俑、跪射俑、立射俑这三种一号坑里没有的俑。其中跪射俑被称作“最幸运的俑”,因为他们的形态在出土时基本完整。站立俑的身高在1.75米至1.96米,重心在臀部的位置,有晃动就容易倒,碎成几部分。跪射俑的身高则在1.2米至1.3米,倒下来的时候是侧躺,不容易碎。
二号坑里陶俑的彩绘情况预计也保存得更好。一号坑全部经过大火烧了,烧过之后就是水泡,发掘的时候发现,坑里被浸的水线有1.2米,所以一号坑陶俑的颜色基本上都脱落,仅剩颜色的残迹;二号坑是局部被火烧,淤泥层看起来比较浅,应该没有一号坑经过山洪暴发后大水浸泡的过程。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二号坑
二号坑是一个由四个兵种构成的机动部队,有军士一千多尊,没有挖掘,因为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很好的保护这些国宝文物,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保护不力,损失无可挽回!
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自从一号坑开放以来,秦俑博物馆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无不赞不绝口。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来这里参观,称赞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认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一号坑为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为62米,平均深度为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东西两侧各有斜坡门道5个,南北两侧各有便门两个,立木封堵门洞,坑上以棚木、芦席、泥土覆盖。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一号坑计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马,以挖出1000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为军阵的前锋。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38列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西端有3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荆柯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这种利剑砍伤刺客的。虽经两千多年的剥蚀,剑仍保持坚固锋利的本色。
为了保护文物和便于参观。一号坑建有拱形陈列大厅,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采光良好,观众可从检阅台一睹坑内兵马俑的雄姿。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
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两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从2个坑的布局和阵法看,二号坑阵式复杂,兵种齐全,是对阵的中坚力量。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孙膑兵法》说:“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殆。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
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批兵马颂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看了兵马俑,人们不禁要问:修筑兵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们大致有四种说法:“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送葬的俑群”、“为表彰军功所树立的纪念碑”。据秦陵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布局是模拟他生前的宫城图。3座坑位于陵外城东东门大道北侧,似是驻扎在京城外守卫京师的宿卫军。
秦兵马俑身上隐蔽处多有刻画或戳印的文字,据一些专家研究,有些是陶匠的名字,有出自中央官制陶作坊的,也有出自地方陶作坊的。有些文字有待破解。秦兵马俑采用的是分体制作,然后安装和粘接,一般是粘接塑像成形后,再入室烘烤。原来的兵马俑着有颜色,因年久剥蚀,现在看到的只是灰瓦色。
武士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过去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的雕塑是南北朝随佛教传入形成的,秦兵马俑的发现否定了这种观点,有力证实秦代我国雕塑已成熟,并在我国雕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出土的兵器看,成分以铜为主,兼含锡、铅等稀有金属,硬度为HR106度,表面镀铬,反映了我国秦代冶金技术已达到相当高度,大大超过同时代的域外国家。
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据了解,在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下,计划投资1.1亿元进行秦俑博物馆二期扩建工程
广告歌
可以啊?
保护吧
荆舒邦::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5公里处,先后发现了三个兵马俑坑。一号坑长约230米,宽62米,是最大的一个俑坑,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其东部有3排陶俑,每排分别都分布有68个俑,3排陶俑组成一个横队。横队与其后面的兵佣被墙给隔开,后排兵佣呈纵队排列,被人们称为武士俑,这种俑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荆舒邦::1976年4—5月间,考古队在西安兵马俑一号坑的东端北侧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有兵马俑的坑,并命名为兵马俑二号坑。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
荆舒邦::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分别是什么?1. 引言 兵马俑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中,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是三个主要的坑,保存有数量众多的兵马俑和其他官方佩饰品,是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参观的重要景点。2. 兵马俑一号坑 兵马俑一号坑位于...
荆舒邦::秦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的介绍如下:一号坑: 规模: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 特点:是秦兵马俑坑中最大的一个,出土了大量的陶俑、战车和实物兵器等文物,展示了秦朝军队的雄壮气势。二号坑: 规模:东西长,宽98米,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 布局: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
荆舒邦::第三单元位于中部,是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构成的长方形阵列。第四单元位于左侧,骑兵阵列尤为独特,108个骑士俑与180匹陶马组成11列,展示了古代骑兵的生动形象,其服饰和装备高度模拟战时状态,铠甲轻便灵活,与步兵和车兵俑的装备有明显区别。二号坑的兵马俑和战车,不仅是军事编排的体现...
荆舒邦::秦始皇陵兵马俑三个坑,分别被称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它们是中国古代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秦朝的雄伟与强盛,同时也揭示了古代工艺的高超水平。一号坑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它呈现了壮观的军阵场景。这个坑内排列着数千名气势磅礴的陶俑,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准备出征。这些...
荆舒邦::1、古代有地位的人去世之后实行陪葬,大多是用活人陪葬,而奴隶是主人生前所有,在主人死之后会选择让部分奴隶陪葬,好在那个世界中继续有奴隶伺候。而兵马俑则是用陶瓷制成的殉葬品,当时一名女子在参观兵马俑的时候发现其中一个兵马俑竟然会动,吓得女子不轻,随后选择报警来调查这件事情。2、1974年先后...
荆舒邦::首先,兵马俑的三个坑分别是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它展示了数千名气势磅礴的陶俑军阵。这些陶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等,他们按照真实的军队编制排列,仿佛随时准备出征。每一个陶俑都栩栩如生,面部表情各异,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此外,一号坑还出土了大量的...
荆舒邦::现在的人们再去看这些兵马俑的时候都会感叹当时工匠们的鬼斧神工,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实在我们的史书关于这些兵马俑并没有被记载。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时间仓促,是未完工的工程。现今发现的秦俑坑道位于皇陵东面1,5公里处共四个俑坑。1号2号3号坑发现大量人俑车马。而4号坑有坑无俑。...
荆舒邦::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余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以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