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网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初一的)

2025-05-20来自:本站整理
成长 记叙文 作文 初一水平的记叙文,主要写一件事,600字以上

50元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去年暑假,阿姨领着两个双胞胎弟弟来我家玩。临走时,阿姨悄悄塞给我50元钱,让我自己买点喜欢的东西。我也就偷偷地收下了,心想:反正妈妈不知道,不告诉她得了。
第二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我拿着50元钱到小区的小店,先1元1元地摸奖,第一次没摸着,第二次也没摸着,但我不灰心,继续摸,第三次摸了一支高级钢笔,这下,我信心十足,继续摸……直到剩下30元钱。接着,我用10元钱买了一辆拼装赛车,10元钱买零食吃。最后,剩下10元钱拿回家放在桌子上。
第三天早上,爸爸看见了新买的赛车,问:“蔚蔚,这是哪来的?”我说:“阿姨买给我的。”爸爸没再问什么。我心里暗暗高兴,爸爸这一关就这么混过了。晚上,妈妈下班回来,看到新买的赛车和桌上的10元钱,问:“蔚蔚,这车和钱哪来的?”我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阿姨给的?”妈妈又问:“阿姨给你多少钱?”我说:“10元。”妈妈不相信又问:“到底给你多少钱?”我说:“20元。”妈妈更加不相信了,继续问:“到底多少?你再不说,我打电话去问。”我再也躲不过了,只得老老实实地告诉妈妈:“阿姨给我50元钱。”妈妈问我:“50元钱到哪去了?”我只得把钱的用处源源本本的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很生气,揍了我一顿。
事后,我向妈妈道歉:妈妈,以后我再也不会了。妈妈说:“你错在,第一不该拿阿姨的钱。第二,不该瞒着爸爸妈妈。第三,不该私自把钱乱花。第四不该说谎。”听了妈妈的话,我知道自己错了很多,我得牢牢记住妈妈的话,改正错误。

不曾失落的梦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蝴蝶,扇动着曾经沉重的翅膀,渐渐远去。我的心,也抛下了那沉重的包袱,在我静谧的胸膛里,欢快地跳跃着。
六年级时,我突发奇想忙里偷闲写起了爱情小小说,开始做我的“作家梦”。
当天下午,第二节自习课,老师突然问起一句:“我好像听说,班上有些人写情书啊。”同学们先愣了一会儿,继而有声音不约而同地说:“王……昕……。”我呆住了,我……我写情书?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我正欲争辩,老师说:“好好好,不要讲了。王昕,放学后留下来。”
终于熬到了放学,容不得我多想,老师把我叫到了讲台上,我走上前去,看到了一张熟悉又刺目的纸!那……那是什么?那不是我上午写的信么?同学们为什么会说我的名字,是因为这个么?又如何会落入老师手中?“老师,这是我的文学作品里的一位女孩给男主人公的信。我……”“你不要狡辩了,自己回家好好想想吧!”
迈着如同灌了铅的脚走出校园,我的心就如同扔进了冰窖,没有一丝温暖;又像放入了泪池,没有一缕欢乐。
我想,这件事会成为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我不明白,老师与同学们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就乱说呢?他们怎么知道我写的信?下午返校,我的心情乱糟糟的……
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不信任,他们以为我在起笔的时候想的是什么?是莫名其妙的一个男孩吗?我所想的,可是名家李太白、琼瑶、高尔基等的笔,想用它来写出同它笔下的事物一样震撼世人、流传千古的作品!这是我的理想,可他们,他们却如此玷污我的理想!
既然作品这样遭人唾弃,那么我的文章,再不会流露出真情实感了;我在他们面前,也不会流露人本该的真实。不要这个遭人说三道四的理想,看他们还能说什么!我将那篇即将成形的处女作揉成一团,顺手扔进垃圾桶。
天空中下着小雨,但只有一小会儿的光景。雨止住没多久,见路上有一只蝴蝶,被雨水打湿了翅膀,正艰难地爬行着,一小会儿后,它力竭了,绝望地一动不动,我见了,顿生怜悯之心,它就像我呀!不知如何再飞起来!便把它托于手心,并带回了家。
回家把它放在桌子上,便没管它了,继续为那件事而闷闷不乐。茫然之时,一对白色的翅膀出现在我眼前。我豁然开朗,打开窗,它扑扑翅膀,欢快地飞走了。
我的心猛地一颤,我何不像那只蝴蝶呢?即使被雨水打湿了翅膀,也能靠自己的力量抖掉雨珠,在广阔的天空翩翩飞舞。蝴蝶能,难道我不能吗?
是的,我应该去搏击风雨,让阳光沐浴着我,我应该去推开乌云,让彩虹的光芒照亮我的双眼。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把!我重新拿起笔,继续构思作品中主人公的梦想……

无声的幸福(话题:幸福)

幸福是清泉,是绿洲,是无私的付出,是生命对生命的惠泽。
——题记
树叶落尽的季节,我在冰凉的泥土里埋下了一粒玉米种子。在我用心挖好坑并准备把种子放入的时刻,爸爸说:“现在种下去是不会发芽的,等到春天再种吧!”我没有理会,固执地把种子放入并用泥土盖好。在爸爸无奈的目光中,我站起身,并在松软的泥土直踩了几脚。
别人都在春天播种吗?为什么我要和他们一样?有没有人曾试过在深秋的午后,开一处幽静的地方,种上一粒种子?那会是一种心情,一种与春风拂面时播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谁说埋下一粒种子,就一定要待它长出苗来?我只是想:那片春夏热闹过的土地,也许此时已很孤寂了吧!那么,将一粒种子种下去和它作伴,不是更好吗?
人们总是在给予的同时期待着,索要着,他们付出了就一定要求回报,他们太看重播种后收获丰收的喜悦心情,而忽略了播种那一刻的心情。大地是需要一粒种子埋入它的体内,只属于它自己。我懂——因为我也是孤寂的。只是,谁来懂我?走了很远后回头,发现爸爸还站在原处,呆呆地。我明白自己刚才的态度深深地伤害了爸爸,可他却没有责怪。只是想刻意地去忘记,忘记昨天、明天、后天,忘记自己,忘记一切!
入冬后的不久,我已淡忘了那一粒被我固执埋没的种孔子。直到春天的那一抹绿意悄悄爬上枝头,爸爸催我去浇水。浇水?我一脸迷惘。爸爸笑着说:“你去年秋天不是种了一粒种子吗?是该浇水了。”我终于记起了深秋的那一幕。
突然有一天爸爸告诉我种子发芽了!对于父亲的话我毫无反应。爸爸拉我出门,我跟在他身后,懒懒地挪动着脚步。站定后,我真的看到一株嫩绿的幼苗在风中冲我微笑。
我是想微笑的,可我的眼眶终于没有囚住沸腾的泪水。望着身边的爸爸,我哭了,彻底地哭了。
那一刻,我明白原来自己并不孤寂!
那一刻,我明白什么叫做幸福!
只是,他并不知道,那粒种子是从煮熟的玉米上掰下来的,并不可能发芽!
真正的幸福正如此,愈深愈无声。天地间每一个角落都传递着幸福的信息,它让我们感悟到:幸福的世界真好!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不知是谁轻轻哼了一句,把我从思绪中拉回。外婆桥,外婆桥,外婆一定又在把我“瞧”了。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她探着矮小的身子,站在高高的门槛上,踮脚倚门盼望的情景。此时,一股浓浓的亲情如春天那温暖的阳光,洒进我的心田,令我感到幸福无比。
我的外婆是个忠实的耶稣教徒。每天晚上,她总是早早地吃过饭,照例跪在硬梆梆的床上,领着我一起祈祷。因为当时我人还小,外婆怕我跪在太硬的床上吃不消,便找来一个棉花包给我垫上。外婆一辈子没上过学,但她祷告起来还真有一套,可以称得上是“有条不紊”。她每说完一句,我都得在最后添上一个“阿们”。我根本不懂它是什么意思,想必外婆也不会很清楚吧。只觉得和她一唱一和煞是有趣。每天,她都会为儿女子孙们一个个地祈祷:希望这个健康平安,保佑那个一切顺利;当然也免不了许多赞美耶稣的话。然后便是唱歌,这些歌,外婆在平时也会时不时地哼上几句。很多时候,我跪着累了,便偷偷地向她瞥一眼,她仍然不折不扣地跪着。想起外婆多年患有腿病,真担心外婆会撑不住。于是,我便问:“外婆,您累吗?”她吃力地撑起头:“不许打叉,否则会不灵的。”我将信将疑地盯着她,她睁大眼睛,满是一副坚定虔诚的模样。我只好不再说话,无聊地盯着棉花包上发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得了向耶稣祈祷这类全是迷信,根本不会有什么救世主的保佑。于是,我开始向外婆宣传: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她听了嘴巴扁扁,苍老的脸一提一提,浑浊的眼中似乎有了泪。看来她被触怒了。是呀,平时亲戚朋友们根本不信这一套,现在连我——这个从小一起陪她祈祷的人都开始怀疑,疏远她了。她颤巍巍地说:“谁说的?心诚的人是准能打动救世主的!”
我不再与外婆争辩,也许她说得有道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老人家并无恶意。祈祷成了她的安慰,她的支柱,她的寄托!
回忆起这些,又想起前些天外婆特意托妈妈送来的棕子。那不时飘着的香味,让我潸然泪下。于是,我不由吟起一首诗:
外婆亲手做成的粽子,
穿越千里,
落在我的餐桌上;
一缕清香,
弥漫着亲情。
我打开粽子,
看见熟香的米粒上,
闪动着亲人的企盼;
一股心酸,直呛心里。
我大口嚼着粽子,
两行热泪,
烫伤了一双手……

母爱
明天就要考试了,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啃”着书本。我也不例外。也许是压力太大,我异常烦躁。
夜深人静时,我还在心慌意乱地翻着语文书,却一点也看不进去。这时,妈妈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孩子,明天就要考试了,今晚就别看书了,喝了牛奶,早点睡吧!”妈妈微笑着关切地说。
虽然知道妈妈的心意,但是烦躁使我变成了一只刺猬,妈妈成了发泄的对象。
“我不想喝,我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还有空喝牛奶吗?”我头也不抬。
“明天考试,你还是早些睡吧,否则明天会没精神的。”妈妈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你别烦我了!害我书都看不进去了!”我朝妈妈大吼。气氛一下子变得很死寂,很尴尬,妈妈就像没有甲壳的乌龟一样被我扎得遍体鳞伤。我知道妈妈是关心我的,我也知道,我伤害了妈妈。其实,我真的不想说那些尖利、刻薄的话,可不知为什么,一张口,这些话就像连珠炮一样射了出来。
妈妈默默地收拾着我铺在床上的书本,见我没有“睡意”,转过身叹了口气,轻轻地带上门……
听着妈妈掩门而去的脚步声,望着眼前冒着热气的牛奶,我心中充满了内疚,我多想跑出去对妈妈说声“对不起”。可是,我没有勇气。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我伤害了妈妈,妈妈却一笑而过,对我如此宽容。博大的母爱,让我感到如此的伟大,却又让我充满了罪恶感。
我关了灯,听到妈妈走近而又离开的声音,我望着天花板,下定决心,明天我一定向妈妈道歉。
我突然觉得,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 [瞿艺旺18323651160] - 写一篇人物600字记叙文(六要素)
    鱼孟师::人物:我和爸爸。起因:多年以来,我一直想对爸爸表达深藏内心的感激与爱,却总因为羞涩或忙碌而未能开口。经过: 内心的挣扎: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爸爸为家庭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他的背影,如同一座巍峨的山,支撑着我们这个小家。我一直想对他说“我爱你”,这三个字却像千斤重的石头,压在...
  • [瞿艺旺18323651160] - 请以---的目光为题 不少于600字 写一篇记叙文 拜托了
    鱼孟师::一、迷茫中的指引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暴。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心情如同这天气一般沉重。高三的学习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而期末联考的成绩更是让我心灰意冷。梦想似乎遥不可及,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就在这时,我抬头看到了村头那棵大樟树下的母亲。...
  • [瞿艺旺18323651160] -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作文,要符合初一的。
    鱼孟师::在我心中,家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它更像一个四季常春的王国,永远充满温馨与欢乐。爸爸是家中的总统,他是我们的依靠。每天,爸爸都像一叶扁舟,载着家庭的希望勇往直前。他忙前忙后,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因为他知道,他是这个家的...
  • [瞿艺旺18323651160] - 写一篇关于老师的记叙文5OO至600字左右
    鱼孟师::一、时尚而富有修养的老师 Miss Zhang身材高挑,一头褐色烫得微卷的披肩长发,搭配眼镜,显得既知性又优雅。她不仅热爱教学,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潮人”,拥有自己的服装店,对设计和服装有着独到的见解。在课堂上,她总能将时尚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让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尚的魅力。张...
  • [瞿艺旺18323651160] - 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鱼孟师::拥挤的车厢,冷漠的人心 那天早晨,一辆空调公交车缓缓驶来,车门几乎关不上,人们还是拼命往上挤。两位老人带着小孙女艰难地上了车,孩子被挤得几乎无法呼吸。然而,周围的“白领”们却无动于衷,没有人愿意站起来让座。售票员也似乎习惯了这种冷漠,没有鼓励大家给孩子让座。意外的抢座,惊愕的心情 ...
  • [瞿艺旺18323651160] - 以《朋友》为主题的记叙文,最少也600字
    鱼孟师::题记:在人生的长河中,真正的友谊如同璀璨星辰,虽遥远却恒久闪耀,照亮彼此前行的道路,其珍贵程度,无异于生命中的无价之宝。“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每当这首《朋友》的旋律响起,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思绪也随之飘向那些与朋友们共度的美好时光。然而,若真有一天,我失去了这位...
  • [瞿艺旺18323651160] - 请你以“考试”为题写一篇600字记叙文,小学六年级
    鱼孟师::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不再让妈妈失望。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还主动预习和复习功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终于,在下次的考试中,我考出了满分的好成绩。当老师再次叫到我的名字时,我看到的是老师鼓励的目光和同学们肯定的眼神,那一刻,我...
  • [瞿艺旺18323651160] - 这件事真有意思作文记叙文600字
    鱼孟师::这件事真有意思 一放寒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去了姥姥家,因为每次去姥姥家,总会有新奇有趣的事情发生。这次,也不例外。一进屋的惊喜 刚踏入姥姥家的门槛,我就被地上那篮剥了一半的玉米吸引了。出于好奇,我立刻蹲下身子,开始剥了起来。爸爸见状,笑着说:“我记得这儿有个玉米剥子机,用它剥...
  • [瞿艺旺18323651160] - 我的父亲作文600字(记叙文)
    鱼孟师::一、父爱的深沉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我的父亲确实有着如山般的沉稳与坚毅。他工作繁忙,但从不忽视对我的关心与教育。无论是学习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琐事,他总能在我需要时及时出现,给予我最坚实的支持。他常说:“无论再忙,孩子永远是我考虑的第一位。”这句话,如同温暖的灯塔,照亮了我...
  • [瞿艺旺18323651160] - 作文 你的XX,让我记住了你 记叙文 不少于600字
    鱼孟师::一、星空下的约定 夏夜,微风轻拂,我们喜欢躺在柔软的草坪上,数着天空中闪烁的星星。那时的我,总是对星星的美丽充满疑惑,问颖莉姐姐为什么星星会如此迷人。她轻轻扬起嘴角,眼中闪烁着星光,告诉我每一颗星星都代表着一个美丽的灵魂,它们纯洁、善良,并且懂得微笑。她还神秘地说,每一个女孩子都会有...
  • 首页 热门
    返回顶部
    风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