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网

刘禹锡是什么样的人

2025-05-24来自:本站整理
《旧唐书·刘禹锡传》
【原文】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素善韦执谊.时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颇冯藉其势,多中伤士.若武元衡不为柳宗元所喜,自御史中丞下除太子右庶子;御史窦群劾禹锡挟邪乱政,群即日罢;韩皋素贵,不肯亲叔文等,斥为湖南观察使.凡所进退,视爱怒重轻,人不敢指其名,号“二王、刘、柳”.
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伫.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
始,坐叔文贬者八人,宪宗欲终斥不复,乃诏虽后更赦令不得原.然宰相哀其才且困,将澡濯用之,会程异复起领运务,乃诏禹锡等悉补远州刺史.而元衡方执政,谏官颇言不可用,遂罢.
禹锡久落魄,郁郁不自聊,其吐辞多讽托幽远,作《问大钧》、《谪九年》等赋数篇.又叙:“张九龄为宰相,建言放臣不宜与善地,悉徙五溪不毛处.然九龄自内职出始安,有瘴疠之叹;罢政事守荆州,有拘囚之思.身出遐陬,一失意不能堪,矧华人士族必致丑地,然后快意哉!议者以为开元良臣,而卒无嗣,岂忮心失恕,阴责最大,虽它美莫赎邪!”欲感讽权近,而憾不释.久之,召还.宰相欲任南省郎,而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语讥忿,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为言:“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诀,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帝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它人,尤不可赦.”度不敢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终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
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不扬,非天不生材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赀以给也.
凡学官,春秋释奠于先师,斯止辟雍、頖宫,非及天下.今州县咸以春秋上丁有事孔子庙,其礼不应古,甚非孔子意.汉初群臣起屠贩,故孝惠、高后间置原庙于郡国,逮元帝时,韦玄成遂议罢之.夫子孙尚不敢违礼飨其祖,况后学师先圣道而欲违之.《传》曰:“祭不欲数.”又曰:“祭神如神在.”与其烦于荐飨,孰若行其教?今教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儒者所宜疾.窃观历代无有是事.
武德初,诏国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祭.贞观中,诏修孔子庙兖州.后许敬宗等奏天下州县置三献官,其他如立社.玄宗与儒臣议,罢释奠牲牢,荐酒脯.时王孙林甫为宰相,不涉学,使御史中丞王敬从以明衣牲牢著为令,遂无有非之者.今夔四县岁释奠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于学无补也.
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春秋祭如开元时,籍其资半畀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州县进士皆立程督,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
当时不用其言.
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复作《游玄都》诗,且言:“始谪十年,还京师,道士植桃,其盛若霞.又十四年过之,无复一存,唯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以诋权近,闻者益薄其行.俄分司东都.宰相裴度兼集贤殿大学士,雅知禹锡,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为苏州刺史.以政最,赐金紫服.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复分司.
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年益晏,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始疾病,自为《子刘子传》,称:“汉景帝子胜,封中山,子孙为中山人.七代祖亮,元魏冀州刺史,迁洛阳,为北部都昌人,坟墓在洛北山,后其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檀山原.德宗弃天下,太子立,时王叔文以善弈得通籍,因间言事,积久,众未知.至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翰林学士,阴荐丞相杜佑为度支、盐铁使.翌日,自为副,贵震一时.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信然.三子者皆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所施为人不以为当.太上久疾,宰臣及用事者不得对,宫掖事秘,建桓立顺,功归贵臣,由是及贬.”其自辩解大略如此.
译文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祖云,父溆,仕历州县令佐,世以儒学称.禹锡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又登宏辞科.禹锡精於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从事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典记室,尤加礼异.从佑入朝,为监察御史.与吏部郎中韦执谊相善.
贞元末,王叔文於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中文诰,皆出於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颇怙威权,中伤端士.宗元素不悦武元衡,时武元衡为御史中丞,乃左授右庶子.侍御史窦羣奏禹锡挟邪乱政,不宜在朝,羣即日罢官.韩皐凭籍贵门,不附叔文党,出为湖南观察史.既任喜怒凌人,京师人士不敢指名,道路以目,时号二王、刘、柳.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於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豀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初禹锡、宗元等八人犯众怒,宪宗亦怒,故再贬.制有“逢恩不原”之令.然执政惜其才,欲洗涤痕累,渐序用之.会程异复掌转运,有诏以韩皐及禹锡等为远郡刺史.属武元衡在中书,谏官十余人论列,言不可复用而止.
禹锡积岁在湘、沣间,郁悒不怡,因读《张九龄文集》,乃叙其意曰:“世称曲江为相,建言放臣不宜於善地,多徙五豀不毛之地.今读其文集,自内职牧始安,有瘴疠之叹,自退守相荆州,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辞草树,鬰然与骚人同风.嗟夫,身出於遐陬,一失意而不能堪,矧华人士族,而必致丑地,然后快意哉!议者以曲江为良臣,识胡雏有反相,羞与凡器同列,密启廷诤,虽古哲人不及,然燕翼无似,终为馁魂.岂忮心失恕,阴谪最大,虽二美莫赎耶?不然,何袁公一言明楚狱而钟祉四叶.以是相较,神可诬乎?”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刘禹锡有母,年八十余.今播州西南极远,猿狖所居,人迹罕至.禹锡诚合得罪,然其老母必去不得,则与此子为死别,臣恐伤陛下孝理之风.伏请屈法,稍移近处.”宪宗曰:“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今禹锡所坐,更合重於他人,卿岂可以此论之?”度无以对.良久,帝改容而言曰:“朕所言,是责人子之事,然终不欲伤其所亲之心.”乃改授连州刺史.去京师又十余年,连刺数郡.
大和二年,自和州刺史徵还,拜主客郎中.禹锡衔前事未已,复作《游玄都观诗序》曰:“予贞元二十一年为尚书屯田员外郎,时此观中未有花木,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红桃满观,如烁晨霞,遂有诗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得为主客郎中.重游兹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其前篇有“玄都观裏桃千树,总是刘郎去后栽”之句,后篇有“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到来”之句,人嘉其才而薄其行.禹锡甚怒武元衡、李逢吉,而裴度稍知之.大和中,度在中书,欲令知制诰,执政又闻《诗序》,滋不悦,累转礼部郎中、集贤院学士.度罢知政事,禹锡求分司东都.终以恃才褊心,不得久处朝列.六月,授苏州刺史,就赐金紫.秩满入朝,授汝州刺史,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

  • [井琰怪15670003960] - 《陋室铭》中可以看出刘禹锡是个什么样的人?
    隗雍空::答:可以看出刘禹锡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 [井琰怪15670003960] - 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
    隗雍空::著作评价:《新唐书》: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年益晏,乃以文章自适。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所施为人不以为当。太上久疾,宰臣及用事者不得对,宫掖事...
  • [井琰怪15670003960] - 刘禹锡究竟得罪了什么人,为何会被贬二十三年之久?
    隗雍空::刘禹锡是唐代有名的文学家,更被后人誉为诗豪。纵观刘禹锡的一生,他的仕途总是浮浮沉沉、起起落落。而他被贬二十三年之久的原因是因为“永贞革新”革除弊政,得罪权贵和宦官。一、发现弊政刘禹锡在二十三岁就已经中了进士,中举两年便升到了吏部任职。如果说他是一个攀附权贵阿谀奉承的人,...
  • [井琰怪15670003960] - “诗豪”刘禹锡――一个微笑面对生活的人
    隗雍空::在浩瀚诗、词的历史长河中,刘禹锡因为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获得“诗豪”美誉,这个“豪”,不仅指诗之“豪”,更多的还是对刘禹锡人之“豪”的赞美! 刘禹锡出身在世代文儒的大家中,性格刚毅、生活乐观,就算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隔着一千二百多年的漫漫时空依然惊...
  • [井琰怪15670003960] - 刘禹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隗雍空::湖南常德历史学者、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朗州司马刘禹锡,现专在柳叶湖边建有“司马楼”。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有说是洛阳人,有说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说是定州人以及中山无极人。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
  • [井琰怪15670003960] - 从一个人的诗作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志向、性情,你看到了怎样的刘禹锡?
    隗雍空::文学界、政界上,他们都是一个壕沟里的队友但是,当刘禹锡扶着妈妈遗体回长安之际,惊悉柳宗元过世的信息,哀痛无比!他马上去柳州市解决柳元丧礼,并请文学界大哥韩愈来为柳宗元写墓志。柳宗元每一个诗稿在过世前均交到刘禹锡梳理,柳宗元的六岁小孩被刘禹锡收留并如亲孩子一样照顾成年人。没多久,刘禹锡被...
  • [井琰怪15670003960] - 刘禹锡的性格特点?
    隗雍空::他在《谒柱山会禅师》中评价自己“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刚毅的性格,也使刘禹锡的诗风颇具独特性。《唐音癸签》评价,”禹锡有诗豪之目。其诗气该今古,词总平实,运用似无甚过人,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
  • [井琰怪15670003960] - 刘禹锡的诗词特点
    隗雍空::刘禹锡是二王刘柳政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他辅佐唐顺宗李诵,推行永贞革新。因改革触及各方的利益,受到打压迫害。革新运动失败后贬谪到远方州县,十年后才被召回。结合题目要求,具体叙述刘禹锡的诗文特点。他所作的《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则清新活泼,自然流转,...
  • [井琰怪15670003960] - 刘禹锡是怎样的人?
    隗雍空::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
  • [井琰怪15670003960] - 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隗雍空::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他是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以下是关于他的故事:在韩愈为柳宗元(字子厚)撰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中,记载了柳宗元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永州司马,后再调至柳州剌史,而刘禹锡(字梦得)也...
  • 首页 热门
    返回顶部
    风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