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网

过失伤人怎么判定

2025-05-16来自:本站整理
如何判断过失伤人和故意伤人

  区分故意还是过失,要看行为的主观意愿,如果是明知会造成伤害或者希望、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就是故意,如果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自信能够避免的,是过失。

  《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首先,必须要明确的是,根据《刑法》罪刑法定的原则,过失致人轻伤并不成立犯罪。只有过失致人重伤的,才成立犯罪,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对于过失行为的认定,其实是一个法律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与我们传统生活经验相符的地方,也存在一些与我们平时的认识,存在差异的地方,切不能全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擅自推定。比如,两个人在争执过程中,都相互动了粗,其中一个人不小心把另一个人打成了轻伤,自己则被打成了轻微伤,那这里面的“不小心”就不属于过失。
最后,尤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已经出具的,轻伤的,鉴定意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有些伤情鉴定,只是对现有可见伤情的评价;远期的,还可能需要对受伤处的功能受损情况,做进一步的评定。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功能评定,得在受伤之日起,六个月后作出。这样,就不能排除伤情最终的鉴定结果,会变得更为严重的情形出现。所以,在您也吃不准的情况下,建议您及时向专业的刑事律师咨询、求助。

过失伤人的判定要从目的、动机、认识程度、当时情形、纠纷原因、采取的手段等方面去分析及判断。过失分两种,一种是粗心大意的过失,另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过失致人重伤罪需要的犯罪构成以下条件: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其客体为身体即自然人的躯体,包括四肢、五官及毛发、指甲等。假肢、假牙等已构成肢体不可分离的一总分,亦应属于身体,但可以自由装卸的则不属于身体;
2、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他人实际的伤害结果且要求这种伤害只有达到重伤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如果过失致人轻伤,则不构成犯罪,行为人只承担此事赔偿责任。构成过失重伤罪,还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即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地、必然地造成了这种重伤结果。
过失重伤赔偿要求医药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赔偿金,具体数额参照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 过失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於凌昂18591597888] - 过失伤人罪能有什么样的判定
    屈空施::针对过失伤人的判定,必须全面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行为的目的、动机、认识水平、当时的环境、纠纷的起因以及采取的行为方式。若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危害,且有意让该结果发生,此行为即被视为故意行为,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如下:第一,根据《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
  • [於凌昂18591597888] - 过失伤人会怎么样判定
    屈空施::过失伤人判定需考虑行为人目的、动机、认识程度、当时情形、纠纷原因及采取手段等因素。若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社会危险,且希望此结果发生,将被认定为故意犯罪,需承担相关刑事责任。依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身行为会导致危害社会结果,并有意追求或放任这一结果发生。故意犯罪者...
  • [於凌昂18591597888] - 过失伤人会怎么判定的
    屈空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范。根据《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行为将导致社会危害,却故意追求或放任该结果,构成故意犯罪,需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则指出,行为人应预见行为可能导致的负面后果,因疏忽大意未预见或轻信可避免而发生,构成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仅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时才需承担责任。判定过失伤人,须全面分析...
  • [於凌昂18591597888] - 过失伤人怎么判定
    屈空施::过失伤人的判定要从目的、动机、认识程度、当时情形、纠纷原因、采取的手段方面去分析及判断。过失分两种,一种是粗心大意的过失,另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
  • [於凌昂18591597888] - 过失伤人罪是怎么样判定的
    屈空施::判定过失伤人罪的法律依据主要在《刑法》中。根据《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指的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故意犯罪者应负刑事责任。而根据《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
  • [於凌昂18591597888] - 过失伤人罪是怎么样进行判定的
    屈空施::过失伤人罪判定涉及多方面考量。需综合目的、动机、行为人对后果的认知、当时环境、引发争端的原因以及行为手段。若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社会危害,且期盼结果发生,此类行为属于故意范畴,应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如下:《刑法》第十四条明确,明知行为会导致危害社会结果,且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构成...
  • [於凌昂18591597888] - 过失伤人是怎么判定
    屈空施::过失伤人的判定需从行为的目的、动机、认识程度、当时的环境、纠纷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手段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如果行为人明明知道其行为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危险,却仍然希望或放任这个结果发生,这属于故意的范畴。依据《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 [於凌昂18591597888] - 基本上是过失伤人罪的怎么样判定
    屈空施::判定过失伤人时,应关注行为人的目的、动机、对事件的认知程度、当时环境、纠纷起因以及采取手段等关键因素。故意犯罪强调行为人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而过失犯罪则侧重于行为人对潜在危害的疏忽或轻信避免。《刑法》中明确,明知行为将导致危害社会结果而故意为之,构成故意犯罪,并应负刑事责任。反之,若行为...
  • [於凌昂18591597888] - 过失伤人罪能有什么判定的
    屈空施::判定过失伤人罪的法律依据主要体现在《刑法》的第十四条与第十五条中。第十四条强调了故意犯罪的概念,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发生,构成犯罪的,应承担刑事责任。第十五条则针对过失犯罪,指出行为人应当预见其行为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未能预见...
  • [於凌昂18591597888] - 过失伤人罪能有什么判定
    屈空施::判定过失伤人罪,需全面评估行为动机、目的、当事人对后果的认知、当时情境、纠纷起因以及行为方式。若明确知晓行为可能引发严重社会风险,且有意愿促成这一结果,则该行为属于故意范畴,须承担相应刑事责任。依据法律,《刑法》第十四条明确指出,明知行为将导致危害社会的后果,且希望或放任此结果发生,构成...
  • 首页 热门
    返回顶部
    风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