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网

关于刘禹锡的文学常识

2025-05-24来自:本站整理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作品《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B 试题分析:A中《陋室铭》应选自《全唐文》;C中应是《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D中杜甫应是“现实主义诗人”。

  这有很多方面。
  比如“唐宋八大家”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比如各大王朝兴起的文学方面,唐诗宋词元曲
  比如“诗仙”是李白,“诗圣”是杜甫,“诗骨”是陈子昂,“诗杰”是 王勃,“诗狂”是贺知章,“诗家天子”是王昌龄,“诗囚”是孟郊,“诗奴"是贾岛,”诗豪“是刘禹锡,”诗佛“是王维,”诗魔“是白居易,”诗鬼“是李贺,”诗神“是苏轼。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集》。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出生在嘉兴,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至此结束。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长安,就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 (836)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诗歌创作 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编其著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这是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今都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卷,但仍有遗漏。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集》。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集》。

  • [邱段帜15539078405] - 陋室铭的重点是什么
    牧须苛::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有《刘禹锡集》。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灵】灵异。【斯】这。【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香气。【鸿儒(rú...
  • [邱段帜15539078405] - 文言文 陋室铭复习笔记
    牧须苛::一、文学常识 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2、出处:《全唐文》。3、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4、“诸葛亮”:名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5、“扬子云”:即扬雄,西汉文学家。6...
  • [邱段帜15539078405] - 陋室铭的文学常识
    牧须苛::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文名遐迩。唐贞元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后经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他和柳宗元交谊颇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
  • [邱段帜15539078405] - 2022四年级语文知识点下册
    牧须苛::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学常识 唐代诗人: 李白:字太白,被誉为“诗仙”,代表作《独坐敬亭山》。 刘禹锡:字梦得,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望洞庭》。 张志和:代表作《渔歌子》,意境优美,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情趣。 宋代诗人: 翁卷:代表...
  • [邱段帜15539078405] - 陋室铭的一词多义有哪些
    牧须苛::是倒装句 二、文学常识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三、语音 馨(xin) 鸿儒(rú) 调(tiáo)素琴 案牍(dú)四、通假字 五、古今异义词 1、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 今义:鸿雁 六、...
  • [邱段帜15539078405] - 小学语文四年级文学常识总结归纳
    牧须苛::唐代诗仙李白,独坐敬亭山,留下千古绝唱。刘禹锡,字梦得,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创作了《望洞庭》。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以“忆江南”为词牌名,词意深情。宋朝诗人翁卷创作了《乡村四月》,诗中洋溢着对乡村美景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
  • [邱段帜15539078405] - 初中语文陋室铭教案大全
    牧须苛::《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陋室铭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语文陋室铭教案大全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刘禹锡的文学常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文言词语;背诵、默写全文。 2、了解作者,背诵默写全文,体会托物言志及反向立意的写作手法。 3、理...
  • [邱段帜15539078405] - 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
    牧须苛::<文学常识> 体裁:诗 类别:七言律句 年代:中唐 作者:刘禹锡 作者小传: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
  • [邱段帜15539078405] - 诗三首中的文学常识
    牧须苛::3.唐诗的文学常识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中,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
  • [邱段帜15539078405] -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牧须苛::2005-12-10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16 2020-04-02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及知识积累 2010-05-05 高中语文人教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学常识总结 13 2012-09-11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3515 2009-02-02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6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工人的卫生状况...
  • 首页 热门
    返回顶部
    风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