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矛盾的资料 矛盾的简介
2025-05-23来自:本站整理
矛盾简介:
定义:矛盾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不是事物本身,也不是实体,而是事物之间的一种属性关系。
核心特征:矛盾的核心特征是“对立”。事物之间由于存在这种对立关系,因此能够构成矛盾。这种对立可以是性质、方向、作用等方面的相反或相斥。
广义理解:从广义上讲,如果两件事物在一件不存在时另一件一定存在,那么这两件事物就具有矛盾关系。这种理解扩展了矛盾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直接对立,还包括了更广泛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排斥的关系。
薛注高::1、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2、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3、从广义上讲,如果两件...
薛注高::1、简介: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
薛注高::自相矛盾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知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道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
薛注高::1、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生于1896年7月4日,逝于1981年3月27日。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界的杰出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茅盾的家庭环境充满新思想,他因此接受了早期的新式教育。后来,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并在毕业后加入了商务印书馆,从此开始了对中国文艺的深刻影响。...
薛注高::矛盾,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因此也叫沈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之一,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矛盾的作品...
薛注高::矛盾指的是因认识不同或言行冲突而造成的隔阂,以及在辩证法上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以下是关于“矛盾”的详细解释:日常语境中的矛盾:定义:在日常语境中,矛盾通常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因认识、观点、利益或言行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或隔阂。表现:矛盾可能...
薛注高::1. 主要与次要矛盾的例子:在我们社会主义阶段,存在着许多矛盾,如民族问题、国际矛盾、国家统一问题等。然而,主要的矛盾是经济发展问题,即生产力的发展问题。这一矛盾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性质所决定,它影响着其他所有矛盾的解决,其他矛盾的解决也依赖于它的发展和解决。2. 矛盾主次方面的例子:人民...
薛注高::4、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和矛盾问题在社会变革中的应用:矛盾问题的研究要结合实际情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矛盾运动的历史实践是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内部的矛盾。正确把握社会矛盾对于推动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矛盾问题的相关资料 1、矛盾问题通常指的是存在...
薛注高::③指事物内部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事物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2.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 统一——同一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两方面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
薛注高::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临终前,他恳切地向党提出:“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将是我一生最大荣耀。”中共中央根据茅盾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