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网

关于香港文化的历史人物

2025-05-21来自:本站整理
香港的历史文化详细介绍???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香港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第三位。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扩展资料:
据香港《中报》1984年12月19日报道:“今天下午五时半,中英联合声明正式举行签署的仪式。这是香港前途历史性的一刻。应邀前往观礼的101名香港各界人士,将亲眼目睹这一庄严的时刻。
世界各地、十亿中国人民,其中包括550万香港市民,此时同样可以从电视荧光屏上观看到中英关系史上闪光的一页,可以看到如何洗涤140多年玷污在‘东方明珠’上的尘垢,使她更加灿烂辉煌。”
报道称,中英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思的第一个硕果。这件令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事情自然也惊动了外国媒体。
日本《读卖新闻》1984年12月20日评述称,确定把香港——因鸦片战争而割让以及被租借的地方归还中国,可以说这是洗刷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污点”。
据不完全统计,曾驻足倒计时牌前的各界人士达数千万人次。香港回归之夜,有10万群众在这里齐声读秒。当时钟归零,米字旗降下,中国国歌声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蓦然回首,这一切的开始都从1984年12月19日那天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英国建立香港殖民地之前,还未有“香港”这个行政区域的概念,所以之前的历史皆附属于岭南或香港各地区的历史。考古研究指出,香港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至39,000至35,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香港历史:
明朝万历年间从东莞县划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县,为后来的香港地区。香港岛自此由明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该地区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
清朝于1662年派兵到新界,并命令乡民留辫。香港在清朝时,一直在对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香港在地理上与广州唇齿相依,而广州是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商埠。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国重新管治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
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扩展资料: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
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们称为“香港”。
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也就逐渐为远近所认可。
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可后来,村里人不肯种植了,香料的种植和转运也就逐渐消失,但香港这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香港

  1.包玉刚(1918~1991)
  包玉刚是世人公推的华人世界船王,1978年,包玉刚的海上王国达到了顶峰,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香港十大财团之一,创立了“环球航运集团”。第一个进入英资汇丰银行的华人董事,1976年,他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和日本天皇,都曾授予他勋章或奖章,著名的金融家和国际活动家。

  2. 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原名邵仁楞),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电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创办人之一,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
  邵逸夫祖籍宁波,190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后来人称“六叔”。邵受教于美国,19岁中学毕业便随兄长邵仁枚到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对电影制作产生兴趣。他与兄长于1920年代活跃于中国的电影业。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与粤剧名伶薛觉先合作,拍摄全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粤语)。1928年,邵逸夫赴星马等地协助兄长发展电影发行公司。
  1958年,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
    
  3. 何鸿銮(1927~)出生于香港。毕业于圣约瑟书院,获香港大学文学士学位, 后赴英国税务局受训3年。1954年进入港英部门工作, 历任税务局评税官、助理华民政务司、 助理布政司、助理财政、渔农处助理处长。副工商署长。1968年职级为首长级丙级政务官。1973年转任民政署长。1976年任副社会事务司。1977年至1983年任社会事务司。1978年为首长级甲级政务官。1979年升为布政司署司级政务官。1983年2月任工商司。1987年任公务员叙用委员会主席。曾任行政及立法两局议员。1985年为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成员。1981年获C.B.E.勋衔。1987年退休。

霍英东 邵逸夫 李嘉诚

  • [荆毓贪18975561063] - 历史资料和香港资料
    卫朗涛::历史: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人物,如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你知道他们的成就吗?简单写一写。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香港资料(少,少,再少)... 历史: 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人物,如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你知道他们的成就吗?简单写一写。孔子:诸葛亮:郑成功...
  • [荆毓贪18975561063] - 郭羿承人物简介
    卫朗涛::2011年,被业界誉为“中国艺术授权元年”,在郭羿承及两岸热心人士的努力下,“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成功举行,并于浙江当地银行与中国电信合作富春山居图银行卡等相关艺术授权活动,标志着国内艺术授权行业的重要发展。郭羿承以让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内涵走出国门,通过东方艺术授权...
  • [荆毓贪18975561063] - 南怀瑾的人物经历
    卫朗涛::1977年,南怀瑾开始在台湾成立老古出版社,并开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教机构,传扬文史哲佛学说,提升民众文化水平,尤其是首部文学作品《论语别裁》的出版,轰动全岛。80年代后期,南怀瑾移居香港。1990年因温州水患,南怀瑾建立南氏医药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2004年,南怀瑾移居上海。2006年,创立太湖大学堂...
  • [荆毓贪18975561063] - 阎崇年人物简介
    卫朗涛::阎崇年,一位在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他创建了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推动了满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并倡议主持了多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这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满学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提升了满族历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阎崇年的贡献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肯定,他被授予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 [荆毓贪18975561063] - 当世史学文化大家~许倬云
    卫朗涛::许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学术著作著有《万古江河》《许倬云说美国》《心路历程》《历史学研究》《求古篇》《开心篇》《西周史》《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挑战与更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现代伦理寓言-东游记》《历史分光镜》《从历史看人物》《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组织》...
  • [荆毓贪18975561063] - 虽然行政上香港和广东没有关系,为什么香港人的祖籍90%都是广东人呢?不...
    卫朗涛::一.香港历史上就是属广东管辖,所以大部分人也是广东人。二.旧时国内局势动荡,地理上香港靠近广东,而香港在英国管治下,比较太平,所以大部人逃到香港避难。三.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高速发展,偷渡到香港发展的人增加。
  • [荆毓贪18975561063] - 何香凝的人物生平
    卫朗涛::何香凝的人物生平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日报作者 ...
  • [荆毓贪18975561063] - 向斯人物简介
    卫朗涛::多年来,专注于研究中国宫廷历史与文化,特别是宫廷内府版本与清宫人物。在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出版了多部相关著作,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访谈和专题讨论,包括美国电视网华文台、韩国国家电视台(KBS)、日本电视台、中国台湾东森、中天电视台、英国BBC、香港凤凰卫视、俄罗斯电视台等多家海外媒体。每天...
  • [荆毓贪18975561063] - 黄易人物简介
    卫朗涛::黄易,原名黄祖强,生于1952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家。他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专攻传统中国绘画,曾荣获“翁灵宇艺术奖”。黄易的求学经历不仅丰富了他对艺术的理解,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深厚的艺术底蕴。在艺术领域,黄易曾出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负责推广当地艺术和东西文化交流。1989年...
  • [荆毓贪18975561063] - 郑培凯的人物轶事
    卫朗涛::郑培凯开始研究茶文化,纯属偶然。1991年,他到台湾做客座教授时发现有一群人对茶感兴趣,并置办了很好的茶室,于是常带学生去茶室上课。在一次品茶讲道时,有学生问道:“可不可以把饮茶的历史讲一讲?”郑培凯心头一动,始着手收集茶文化的资料。应邀到香港城市大学担任“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后,他和茶史专家朱自振一起...
  • 首页 热门
    返回顶部
    风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