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网

春秋时代的爵位有哪些

2024-09-20来自:本站整理
春秋时代的爵位有哪些?

春秋时代的爵位依次有公、侯、伯、子、男这五个周王室封爵,虽然各诸侯国下属还有些封地给自己的公卿,但因没有具体爵位,故不在此列。
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爵位差别
西周初年,武王分封诸侯国七十一个,其中姬姓五十三个。周公摄政时,又分封二十六个宗室子弟诸侯国。当时存在的诸侯国远不止这个数,很多诸侯国在周朝建立之前就已存在了,如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
公元1048年,周武王观兵孟津,参加会盟的诸侯就有八百人。《史记》载:“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如果再加上没有参加会盟的诸侯,总数应当在一千以上。周灭商后,一些拥护商纣的诸侯国无疑会被消灭,那些拥护周朝或持中间立场的诸侯国得以继续存在。周代分封多少诸侯国,没有确切数字。
《吕氏春秋·观世》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所服八百余”,也就是说在一千二百以上;《礼记》载:“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又封方五十里者百二十,方百里者三十余,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由此看来,分封方百里的诸侯国前后加起来有二百多个,方七十里者六十个,方五十里者一百二十个,方十里者一百六十个。
这还不包括周天子王畿之内的数以百计宗室封国,例如表中的温、苏、单等国都在王畿之内。《礼记·王制第五》说:“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因此,西周时期,诸侯国约近二千个,和我们现在的县数大体相当,只不过西周统治时期的国土面积远没有现代中国的国土面积大,有些小国的面积只和现在的乡、村差不多。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时代的爵位依次有公、侯、伯、子、男这五个周王室封爵,虽然各诸侯国下属还有些封地给自己的公卿,但因没有具体爵位,故不在此列。
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爵位差别
西周初年,武王分封诸侯国七十一个,其中姬姓五十三个。周公摄政时,又分封二十六个宗室子弟诸侯国。当时存在的诸侯国远不止这个数,很多诸侯国在周朝建立之前就已存在了,如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公元1048年,周武王观兵孟津,参加会盟的诸侯就有八百人。《史记》载:“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如果再加上没有参加会盟的诸侯,总数应当在一千以上。周灭商后,一些拥护商纣的诸侯国无疑会被消灭,那些拥护周朝或持中间立场的诸侯国得以继续存在。周代分封多少诸侯国,没有确切数字。《吕氏春秋·观世》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所服八百余”,也就是说在一千二百以上;《礼记》载:“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又封方五十里者百二十,方百里者三十余,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由此看来,分封方百里的诸侯国前后加起来有二百多个,方七十里者六十个,方五十里者一百二十个,方十里者一百六十个。这还不包括周天子王畿之内的数以百计宗室封国,例如表中的温、苏、单等国都在王畿之内。《礼记·王制第五》说:“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因此,西周时期,诸侯国约近二千个,和我们现在的县数大体相当,只不过西周统治时期的国土面积远没有现代中国的国土面积大,有些小国的面积只和现在的乡、村差不多。
按照周朝分封制度,中央王国位于中间,为王居之地。周边为邦国封地,为诸侯所用之地。王畿以外依次有各方五百里的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邦国即诸侯国,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等级以外还有诸侯国的附庸国(如滕、芮)和王畿之内卿士的采邑小国(如苏、单)。王畿封疆方千里,诸侯邦国的封地面积要小得多。西周初年,诸侯封地很小,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南仅有五十里。封土不足五十里者为诸侯附庸,不直接朝觐天子汇报工作,也不直接向天子贡纳,即“不达于天子”。天子之卿受地视为侯,大夫受地视为伯,元士受地视为子男。周公摄政,扩大了诸侯国的封地。按照周礼规定:“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爵尊则贡重,位卑则贡轻,五百里的公国要将其所收赋税的50%贡献给周王,百里的男国只要进贡25%。封在蛮荆之地的楚国,每年只需向周王进贡几车用作祭祀的苞茅就可以了。最大诸侯国的封地也只有王畿的四分之一。有幸扩大封地的诸侯并不多,公国四个,侯国六个,伯国七个,子国二十五个,男国一百个。西周时期的度量衡和现在有所不同,《春秋·谷梁传》载:“三百步为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也就是说,九百亩面积,即方一里的土地为一井之田。按《礼记·王制》的说法:“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方百里的面积为九百万亩。
公、侯、伯、子、男爵位不同,待遇也不同。公爵最尊,侯、伯、子爵依次而降,男爵最卑。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级别管理方面。上公为九命,侯、伯为七命,子、男为五命。也就是说,在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方面,周王朝依命数对其加以节制。除了封土面积有区别外,在拥有军队方面,天子六军(12500人为一军),大国三军(上、中、下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在妻妾方面,天子娶十二女,三夫人九嫔;上公诸侯娶九女,一妻八妾;侯、伯诸侯只能娶七女,即一妻六妾;子、男诸侯只能娶五女,即一妻四妾。在典礼舞蹈时,天子用八佾舞(八行,每行八人),诸侯用六佾舞(六行,每行六人),大夫用四佾舞(四行,每行四人),士用二佾舞。王城方九里,其城墙周长应在1200多丈,诸侯国国都的城墙则不得超过300丈,卿大夫食邑的围墙不得超过诸侯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在执玉方面,以大小、形制不同,以区别不同爵位诸侯的尊卑,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圭,男执蒲璧。至于公、卿、大夫、士,其命数也不同,王之三公为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士二命,诸侯国的卿、大夫、士则依次降级,乃至于不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失去掌控诸侯的能力,诸侯之间,弱肉强食,众多诸侯国为强国所灭。“《春秋》二百四十年间,书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前古未有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在兼并争战中强大起来的。晋国侵占王畿,兼并狄戎,灭了雍、肥、鼓、贾、耿、邢、霍、虢等国,而被三分为赵、魏、韩;郑国灭了密、胡、於、戴、祭、郐等国,又被韩国兼并;鲁国兼并了鄅、极、邿、项、根牟等国,又为楚国所灭;吴国消灭了潘、徐、钟吾等国,反而被勾践的越国所亡;楚国由一个荆蛮小国发展到王畿问鼎,背离周制自称王,被他吞并的国家载于史册的就不下百个,如江汉一带的姬姓诸侯国,以及越、鲁、陈、蔡、杞、莒、道、巢、皖桐、群舒等大国。到战国晚期,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六国最终被秦消灭,封国改为郡县。

  春秋时代的爵位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唐代杜佑《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无实物资料佐证。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国诸侯的爵位始于各国第一位国君,是建国的时候周王封的,比如说描写这一时期的史书上说:宋公、齐侯、郑伯、楚子、许男,说明在周初分封的时候宋国国君的爵位是公爵,齐、郑、楚、许依次是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确切地说这五等只是代表地位和当初为周建国所立的功劳,并不是官职。史家记载不同国君时都称他的爵位以区别高低,是为了符合“礼“。
还有你说的“公子资”、“公子成”表示他们是公族,也就是说他们是国君一族的,有资格继承国家权力,并不是“子爵”,爵位只能给国君,而且世袭。

公候伯子爵

公、侯、伯、子、男

  • [终宏邱18715042307] -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五等爵位
    鬱堂郑::4. 子爵:子爵位于伯爵之下,但仍属于较高的爵位等级。子爵通常在其封地内拥有一定的统治权和管理职责。5. 男爵:这是五等爵位中的最低等级,但依然代表着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尊重。男爵通常在封地内有一定的管理权力。三、五等爵位的重要性:这些爵位不仅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更是春秋时期政治权力分配和社会...
  • [终宏邱18715042307] -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鬱堂郑::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公侯伯子男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
  • [终宏邱18715042307] - 春秋时期有哪五种爵位?
    鬱堂郑::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 [终宏邱18715042307] - 春秋时代的爵位有哪些?
    鬱堂郑::春秋时代的爵位依次有公、侯、伯、子、男这五个周王室封爵,虽然各诸侯国下属还有些封地给自己的公卿,但因没有具体爵位,故不在此列。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爵位差别 西周初年,武王分封诸侯国七十一个,其中姬姓五十三个。周公摄政时,又分封二十六个宗室子弟诸侯国。当时存在的诸侯国远不止这个数,很多...
  • [终宏邱18715042307] - 春秋十二侯的爵位如何
    鬱堂郑::宋国公爵,齐国鲁国侯爵晋国,郑国燕国秦国伯爵,楚国吴国越国子爵,赵魏韩为晋国士卿,为子爵
  • [终宏邱18715042307] - 为什么春秋时齐国、晋国、鲁国爵位是侯爵国,君主却称公呢?
    鬱堂郑::虞、虢、国、州“四个国家,但是除了这四个诸侯国家,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公爵”外,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家出现了称“公爵”的现象,比如齐国、晋国、鲁国等诸侯国都称“公”这是为什么呢?春秋初期,齐桓公因为称霸的需要,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 [终宏邱18715042307] -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在多是称公,如秦穆公,但楚王为什么都称王...
    鬱堂郑::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爵位多为周王分封世袭而来,爵为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其中公爵的爵位最高、分封土地最多、实力最强,所以公爵们才有能力相互吞并壮大,出现了五霸七雄。战国时期随着王室的没落,诸侯势力的壮大,实力雄厚的公爵们开始自我膨胀,公爵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野心与虚荣心,公爵的...
  • [终宏邱18715042307] - 春秋时国君的爵位不同,为什么死后谥号统一叫公
    鬱堂郑::周王朝的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这大家通常都很熟悉。但是,有许多朋友在读先秦史籍的时候,又会犯晕。如,齐、鲁等国的爵位为“侯爵”;秦、郑等国的爵位为“伯爵”。但是,他们国君却都是被称作齐桓公、鲁庄公、秦缪公、郑庄公等。其实,这是将谥号与其爵位视为等同了。先秦时期,诸侯国...
  • [终宏邱18715042307]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等级是什么样的?楚国为何会称王
    鬱堂郑::周朝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封的诸侯国根据其君主爵位来定等级,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等级并不太符合我们的日常认知。齐国,公元前1044年立国,开国君主姜太公,侯爵,第二等;秦国,公元前770年立国,开国君主秦穆公,伯爵,第三等;晋国,公元前1033年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第一代为唐国,第...
  • [终宏邱18715042307] - 四六文指?春秋五霸指?五等爵位指?五经?
    鬱堂郑::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公 秦穆公 宋襄公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 首页 热门
    返回顶部
    风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