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炭疽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2025-05-23来自:本站整理
①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提高抗病力②在春茶结束后至夏茶萌芽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以及夏季干旱期结束后至秋雨开始前(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化学防治适期在各轮新梢的一叶期喷药防效最好在药剂品种中,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苯菌灵(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对本病有较好的防效安全间隔期分别为10天和14天在病原菌侵入叶片7~10天喷药,可抑制病斑的出现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5%百多胶悬剂(百菌清和多菌灵混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600~800倍液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安全间隔期分别为6天10天和14天非采摘茶园可喷施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牧闸泄::近期,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导致茶叶病虫害频发。茶叶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防治、物理诱导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那么茶叶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呢?防治措施又是什么?茶叶病害 1.茶炭疽病 发病时,在成叶和老叶的边缘或叶尖...
牧闸泄::二、茶圆赤星病 症状:被害部位有褐色小点,扩大成圆形病斑,中央凹陷灰白色,后期散生黑色小点,潮湿时有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 合理采摘,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抗病力。 在非采茶期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三、茶树炭疽病 症状:叶尖或叶片边缘出现浅绿色至暗绿色病斑,后扩展成...
牧闸泄::- 适宜发病温度约为20℃,相对湿度80%以上,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及秋季为高发期,病菌通过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合理采摘,增施磷肥和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非采茶期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三、茶树炭疽病 - **发病特点**:- 主要危害当年生叶,叶尖或边缘出现水渍状...
牧闸泄::(一)茶炭疽病 症 状:主要为害成叶,先从叶缘或叶尖产生水渍状暗绿色圆形病斑,以后沿叶脉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黄褐色或红褐色。病斑上生有细小粒点,无轮纹状,后期变灰白色。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茶园清沟排水 药物防治:处 方 一:每亩用80%代...
牧闸泄::茶树的主要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圆赤星病五种病害,它们形成原因不同,防治方法也不同。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茶云纹叶枯病是茶树上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叶部病害,主要危害老叶和成叶,多发生于叶尖、叶缘,初期叶正面...
牧闸泄::2、防治方法 (1)合理采摘,可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2)可在非采茶期喷药防治,一般可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三、茶树炭疽病 1、发病特点 (1)炭疽病主要危害当年生成叶,感染后会先在叶尖或叶片边缘出现状浅绿色至暗绿色的病斑,形状呈水渍状。然后沿着叶脉扩展成半...
牧闸泄::防治措施:①选择抗病健壮的苗木; ②均衡施肥,提高茶树抗病能力; ③及时清理枯叶,减少次年病菌来源。 ④ 发病初期或发病前采用99%矿物油乳剂100倍液进行防治。3、 茶环斑 症状:初期病斑小,边缘呈褐色,与茶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的初期症状难以区分。后期病斑前部有明显的同心环纹。在潮湿条件下,...
牧闸泄::炭疽是一种由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在自然界中,炭疽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动物体内,因此预防和控制炭疽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杀方法:1. 物理消毒法:包括高温灭菌、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杀死炭疽病菌,但...
牧闸泄::一、茶叶病害 1、茶炭疽病:发病时,成叶和老叶边缘或叶尖产生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转黄褐色,最后变为灰白色的不规则形大型斑块,其上散生黑色细小粒点,病健部分界明显。全年以梅雨季节和秋雨季节发生最重。防治措施:(1)加强茶园管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清沟排水...
牧闸泄::应该是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和蔓枯病的综合发病症状,具体方法如下:细菌性病可用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3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炭疽病、蔓枯病是真菌性病害,在茎的患病处可用甲基托布津20-30倍,或75%百菌清50倍液涂茎处理,另用代森锰锌600倍液,或百菌清5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