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网

“5月5,是端午......"是1首童瑶吗?

2025-05-24来自:本站整理
端午节童谣,儿歌

  儿歌1:端午节

  端午节,艳阳照, 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 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 纪念屈原永记牢。

  儿歌2: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儿歌3: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儿歌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坐下拉手划船)

  儿歌5: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彤彤。

  儿歌6: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儿歌7: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一 二 三四五,你划龙舟我打鼓。

  儿歌8: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儿歌9: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儿歌10: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儿歌11: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qiāo)锣(luó)鼓,端午习俗(sú)传千古。

  儿歌12:

  五月五,是端阳,满树满街包粽忙,粽叶宽,粽梭长,包起四角不四方。大米江米白如雪,艾叶箬(ruò)叶绿油油。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

扩展资料1、童谣的内容取材贴近生活和自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
童谣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中的。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童谣,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童谣的内容往往十分显浅,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洁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2、童谣的内容想象丰富,富有情趣;整首篇幅简短,结构划一。
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童谣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常见童谣,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就每句所组成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短小、单纯,自然就易学易唱。
3、童谣语言活泼,富于音韵,琅琅上口。
童谣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幼儿好动,又处于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童谣语言可以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童谣

端午节儿歌、童谣
(一)
  五月五,过端午,
  赛龙舟,敲锣鼓,
  端午习俗传千古。
  (二)
  五月五,是端午,
  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
  最香是菖蒲。
  (三)
  雄黄酒,洒庭户,
  小孩头上画老虎。
  一,二,三,四,五,
  家家户户过端午。
  (四)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
  那儿端阳,
  处处端阳处处祥
  (五)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
  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
  幸福生活万年长。
  (六)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五月初五是端午,家家户户包粽子,门窗插起艾条草,胳膊系上百锁子。
  五月端午吃软米,饭香枣甜喜心中,辨好艾草挂门脸,过夏经秋熏蚊蝇。
  五月端午端粽子,九月重阳重镜子,五月编下艾腰子,九月用来熏蚊子。
  金锁子、银锁子,不如戴个百锁子。
  初一,不戴柳,死喽变成大黄狗!
  初二,不戴艾,死喽变成老太太!
  初三,不戴百锁,死喽变成黑骡!
  打茎(粽)叶、筏茎(粽)的,单五(端午)清晨等不得!
  坠荷包、穿火蒜,端着蒸米满街转!
  点雄黄、喝黄酒,掂上敬(粽子)的到处走!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粽子香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端午花
  端午花,红又红,
  摘朵鲜花送金龙。
  端阳,端阳,
  粽子粽,
  拿个粽子塞龙洞。
  龙戴鲜花吃粽子,
  吃饱粽子回龙洞,
  请你不要伤害屈原公公。

  • [钮南娟19891706281] - 5月5日是什么节日
    皮虾许::端午节,亦称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端午节不仅在汉族地区广为人知,苗族、布依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2009年,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
  • [钮南娟19891706281] - 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
    皮虾许::一、在我国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自2008年开始,属法定节日,放假一天;阳历,五月五日,在我国不是节日。五月四日,在我国是青年节。二、在日本 五月五日,这一天是日本的端午节、儿童节,该节日原本是中国的端午节传入日本后演化而成的,但由于日本在1873年后停用农历,故将日期改在公历5月5...
  • [钮南娟19891706281] - 端午节是5月5日吗
    皮虾许::端午节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举行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和五彩丝线等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以纪念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然而,有人可能会误以为端午节是5月5日,这是不准确的。首先,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根据农历来确定的,而农历与公历(格里历)是不同的历法。农历的月份是以月朔开始...
  • [钮南娟19891706281] - 端午节是5月5日吗?农历的
    皮虾许::端午节是每年农历5月5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 [钮南娟19891706281] -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什么习俗?
    皮虾许::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在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5、吃鸭蛋 据说端午节吃咸...
  • [钮南娟19891706281] - 农历5月初5是什么节日
    皮虾许::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
  • [钮南娟19891706281] - 端午节是5月5日吗
    皮虾许::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的习俗 1、扒龙舟 古代的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为了表示自己是“龙种”身份,...
  • [钮南娟19891706281] - 五月五有什么风俗或活动
    皮虾许::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
  • [钮南娟19891706281] - 端午节是5月5日吗?
    皮虾许::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芈原)而设立的,农历五月初五,不是阳历的5月5号,在湖北省端午节也称作端阳、端阳节,湖北省很多地方除了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小端阳)之外还有两个端午节,分别是五月十五的大端阳和五月廿五的末端阳。如果我回答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还有什么其他...
  • [钮南娟19891706281] - 5月5日是什么日子端午节的来历和庆祝方式?
    皮虾许::1、吃粽子:古时为祭祀屈原,人们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后来吃粽子成了端午节的风俗。2、挂艾草:人们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以驱蚊虫。3、赛龙舟: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4、吃五毒饼:端午节临近夏至,人们食用五毒饼以消病强身。5、斗百草:人们...
  • 首页 热门
    返回顶部
    风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