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网

“马嵬兵变”为了自己而处死杨玉环的李隆基,真的如他所愿重登帝位了吗?

2025-05-21来自:本站整理
马嵬坡兵变的全过程是什么?(主要是杨玉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次年六月,叛军攻占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西逃入蜀。途经马嵬坡时,六军不发。
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
玄宗派高力士找到卫戍司令陈玄礼,问兵士们为什么不肯散去。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能留下来了。”这下可把玄宗给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
他低着头站了半响,才说:“贵妃住在内宫,怎么知道杨国忠谋反呢?”高力士知道不杀杨贵妃,不能平息兵士们的愤怒,就说:“贵妃是没有罪,但是将士们杀了杨国忠,如果留着贵妃,将士们哪会心安?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将士心安,陛下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只好下了狠心,让高力士把贵妃带到一座庙里,叫两个内侍将贵妃用带子勒死了。陈玄礼验尸之后,告诉将士们贵妃已死,将士们总算消了口气,这才撤围回营。


拓展资料:
历史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发动叛乱,是为安史之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京师长安,天宝十五年(756年),叛军攻破长安门户潼关,长安无险可守,唐王朝统治集团惊慌失措。
影响:
安禄山叛乱时,玄宗本想禅让太子李亨。但此次兵变,太子李亨被认为是主谋,使玄宗大受打击。玄宗与李亨于马嵬驿分道,玄宗向南赴四川,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此后不久,李亨就在灵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评价:
白居易: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李东阳:唐家国破君不守,独载蛾眉弃城走。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犹回首。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风净扫长安膻。上皇卷甲三川外,父老含悲长庆前。世间万事多反覆,自古欢娱不为福。君不见西宫露刃迎,何如坡下屯兵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嵬驿兵变

等到唐玄宗回到长安的时候,他的儿子唐肃宗李亨已经登基为帝,唐玄宗已经没有任何权势,所以唐玄宗回到宫廷之后才会没有问罪陈玄礼。

唐玄宗曾经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他曾经将大唐治理的非常好,并且开创了“开元盛世”这样繁华的大唐盛世,可惜后期的唐玄宗沉迷于享乐,已经不知道民间疾苦,他所治理的繁华大唐早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唐玄宗也不得不逃离开长安,这个时候,不仅是唐玄宗,就连护送唐玄宗的大唐禁军将士们也是感慨颇多,曾经富庶繁华的长安,一时间便成为了被屠杀的战场,这些禁军的家人都在长安,他们却没能躲过这场动乱。

因此当唐玄宗逃到马嵬坡这个地方的时候,将士们的情绪便在那一刻爆发,陈玄礼虽然忠心于唐玄宗,但是当时那种情况下,他必须保证唐玄宗的安全,但又要安抚禁军将领的情绪,只能将这场祸乱归结给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杨贵妃。

唐玄宗也不是不明白,所以他虽然非常舍不得杨贵妃,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赐死杨贵妃来保全自己。最后杨贵妃被赐死之后,陈玄礼便继续护送唐玄宗逃到蜀地,直到安史之乱平定后才护送唐玄宗回到长安,那时候唐玄宗要是想问罪陈玄礼一是出师无名,没有理由可以问罪陈玄礼,二是当时太子李亨已经登基为帝,而他唐玄宗便成为后宫之中一位闲散的君王,没有任何实权,所以他也没有能力问罪陈玄礼。

李隆基强行让自己的儿媳杨玉环进宫伺候自己,为了杨玉环,他把所有的精力和爱都给了她,因为杨玉环是一个唯一懂得他的人,杨玉环擅长音律和舞蹈,和李隆基一起写了很多曲子,但是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安禄山来到长安,博得了杨玉环的另眼相看,所以李隆基为了美人,也放松了对安禄山的控制,最后导致了安史之乱,乱了自己的国家和皇权,马嵬坡李隆基杀死了杨玉环和杨国忠,但是他并没有如愿重登皇位,原因如下:

1,李隆基对杨玉环不是没有感情的,杀了杨玉环后就很后悔,经常怀念和杨玉环一起的日子,时间久了,思恋成疾,身体就不好了,一个身体不好的帝王怎么能重新登上皇位,在加上自己的年纪也大了,和杨玉环在一起经常做一些不注意自己身体的事情,不注重保养,所以经历这次的打击,只能每天靠着喝药维持自己的生命,没有经历去顾及朝政上的事情。

2, 李隆基把一切想到太简单了,他宠幸杨玉环的那几年,不顾朝政,很多人不是他所安排的那些人,一些重要的岗位,都被一些皇子安排上了自己的人,李隆基冷静后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优势,又不占理,所以很干脆的自称“太上皇”一个人住在宫殿里,怀恋杨玉环。

3.安史之乱并不是他杀死杨玉环就结束了,而他失去了帝王的威信,又不能上马征战去阻止这场灾难。

所以李隆基最后只是一个杀了心爱的女人的男人。



没有,和杨玉环醉生梦死导致他不理朝政,已经失去了威信。

没有啊,他的儿子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尊他为太上皇。

李隆基最后回到长安,被自己的儿子李亨软禁,一直到他死去。

没有重登地位,因为他在大臣心中已经没有微信了。

  • [汲尹面13035048061] - 杨贵妃是如何死的
    禄姿彪::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带杨贵妃一干人等逃离长安,逃至马嵬(wei),众士兵认为正因为有杨贵妃才会出现这一系列灾祸,所以威逼唐玄宗处死杨贵妃,唐玄宗无奈,赐贵妃一白绫,二人依依惜别,史称马嵬兵变。。。表达能力不好,介绍的有些费力、、真正...
  • [汲尹面13035048061] - 杨贵妃是怎样死的
    禄姿彪::是自缢而死的,在马嵬坡被唐高宗赐上吊死的。她死前跳羽翼霓裳舞。安
  • [汲尹面13035048061] - 马嵬之变中禁军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杨贵妃呢?
    禄姿彪::关于马嵬兵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诛杨国忠,第二阶段是赐死杨玉环。杨贵妃原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唐玄宗对她一见钟情,于是上演夺爱大行动,最终占为己有。从此,唐玄宗对杨贵妃到了独宠的地步。爱屋及乌下,杨贵妃的家人都得到了重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的堂哥杨国忠成了唐玄宗的宠臣...
  • [汲尹面13035048061] - 马嵬坡兵变的全过程是什么?(主要是杨玉环)
    禄姿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次年六月,叛军攻占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西逃入蜀。途经马嵬坡时,六军不发。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玄宗派高...
  • [汲尹面13035048061] - 历史马鬼之变是怎么回事?
    禄姿彪::” 唐玄宗垂头丧气地说:“这是我太糊涂,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样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嵬,音wei二声)随行的将士又饿又疲劳,实在忍不住了。他们心思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他们认为,这全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累,这笔帐...
  • [汲尹面13035048061] -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禄姿彪::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年(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国皇帝,建元圣武。六月十四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发动马嵬兵变并除掉杨国忠和杨贵妃兄妹,太子李亨在这中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汲尹面13035048061] - 杨贵妃为何会被处死在马嵬坡?
    禄姿彪::自古以来红颜祸水的案例比比皆是,安史之乱或多或少和杨贵妃有点关系,同时她也死在这场战乱之中。安史之乱的起因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在范阳起兵,以征讨奸臣杨国忠之名出兵长安,唐玄宗带上杨贵妃等人匆忙出逃,在马嵬坡驿站这个地方,当时的护驾御林军杀掉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究竟杨贵妃是怎么被处死...
  • [汲尹面13035048061] - 李隆基遭遇马嵬兵变,杨贵妃被赐死,他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禄姿彪::然而,在安生生命的几天后,李隆吉并没有停止,但他对唐苏松的权柄感到严重不满,同时也号令自己的势力。他还多次派官员与自己的儿子争话语权。但是,他的有什么用呢?唐肃宗已经掌握了很大的权力,无法为他而战。李隆基在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争吵,一场好的反叛乱斗争也变成了一场争吵。父子之间的差距...
  • [汲尹面13035048061] - 唐玄宗没有任何反抗之力,为何将士们不杀了他?
    禄姿彪::“马嵬兵变”我们都知道,是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一场兵变事件。话说,虽然身为有所作为的皇帝,但是在执政后期的唐玄宗,开始沉迷于杨玉环的美色之中无法自拔,导致唐朝走向衰落。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逃亡过程中,将士们在马嵬发生哗变,处死了杨玉环。但是,当时的唐玄宗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
  • [汲尹面13035048061] - 马嵬兵变为何一定要杀杨贵妃?谁是背后策划者?
    禄姿彪::唐玄宗等于是被自己儿子夺了皇帝之位。那么马嵬坡兵变,为什么要杀杨贵妃呢?因为杨贵妃是始作俑者。唐玄宗宠信杨贵妃,才会导致朝政混乱,而杨国忠乱政,也是杨贵妃引来的,没有杨贵妃,就不可能有杨国忠在进行中担任重要职务,虽然造成这一切责任的是唐玄宗,但他是皇帝,没人敢怪他,况且陈玄礼等人,...
  • 首页 热门
    返回顶部
    风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