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气网

五言律诗、五言绝句还有五言什么

2025-05-21来自:本站整理
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

五言绝句、五言律诗是五言古诗的分支.
  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所谓近体诗(又称近体诗,那是古人的叫法),这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们由齐、 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诗人沈约在这一方 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 人所创造的。
  律诗和绝句是近体诗的两大部分。如果明了律诗的格律,绝句也可以了然;因为绝句是 随着律诗而来的。
  律诗的格律也分五言、七言,是一种每首八句的诗体。它们由一定的平仄和对偶,有和 谐的音节,有整齐的章句。作者不能自由地逾越其范围和限制。
  所谓平仄,就是每一个字,都有平、上、去、入四声之分。不属于平声的,就是仄声。 关于这,我们下面再作详谈。律诗、绝句每一句都受固定的平仄的限制。
  所谓对偶,就是律诗中间四句,必须再字面上成为排偶一对对子,相对成为两联。首尾 四句不排。三、四两句,称为"前联"或"颔联";五、六句,称为"后联"或"颈联"。这些对 句,好比门的双扉,车的两轮,凡是虚字和实字,均须铢两悉称。有意对、事对、正对? 反对、方法很多,这里不妨先举白居易一首题为《草》的五言律诗来看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从这首诗不难看出,第三、四句是一幅对子;第五、六句又是一幅对子。但开头和结尾 两句都不用对仗。
  至于平仄呢?下面我们先来弄清"四声",再谈律诗、绝句怎样运用这些平仄。
  四声和平仄
  我们已经说过,写旧诗,特别是格律严谨的律诗、绝句,必须遵守固有的平仄限定。 什么叫做平仄呢?对声韵有点常识的,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完全没有留意过这一 方面的话,那就大有说明一下的必要了。所谓平、仄,那就是每一个字的平声和仄声。 怎样才叫平声,又怎样才叫仄声呢?原来中国自东晋以后,人们做诗作文,都非常讲究 声调。齐朝的周颙和梁朝的沈约,都在这一方面著有专书,把每一个字的声调,调为 平、上、去、入四声。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现在,先说平仄。
  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如写五言,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些平仄,共八句。一般学做旧诗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但这并不困难。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第一,这八句中,事实上是两组。开头的四句,自成一组;后边四句,只是重复一次吧了,所以,只要记四句便够了。第二,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第三,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二、三两句,一定是仄声开始的。第四,正常的平仄定式,每组除第三句,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但是,上列一式,却有变体。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那么,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
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后面还有详细说明).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总而言之,区别在于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
近体诗
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古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唐代以前的诗习惯称古体诗,五言的就叫五古,细分还有五言乐府、五言古风。杜甫的《三吏》《三别》都是五言,被称作新乐府。

唐诗的形式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 [欧的奖15334878299] - 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五言古诗五言词有什么区别
    冉孟便::五言绝句是五言律诗的一种变体,也是每句五个字,共四句。它同样要求平仄和谐,对仗工整,但相对于律诗来说,绝句在形式上更为简洁,表现力更为集中。三、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是指在唐代以前创作的五言诗,它不受律诗的格律限制,创作上更加自由灵活。五言古诗在押韵、平仄上没有律诗那样严格,更能体现诗人...
  • [欧的奖15334878299] - 古代诗歌体裁有哪几种?
    冉孟便::古代诗歌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
  • [欧的奖15334878299] - 诗的五言、七律、五古、七古、绝句都是指什么?
    冉孟便::1. 五言诗:五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句由五个字组成,整首诗也是由五个字构成的。五言诗起源于古代民歌,因其能容纳更多词汇,具有更强的抒情和叙事能力,且在音节上具有音乐美,逐渐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初唐以后,五言诗发展出近体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2. 七律:七律是...
  • [欧的奖15334878299] - 唐诗具体分为那几种形式?
    冉孟便::6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1、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 [欧的奖15334878299] - 什么样的诗是平水韵五言
    冉孟便::这种五言的形式在古典诗词中非常常见,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美。平水韵为韵脚:平水韵作为一种传统的汉语韵书,被广泛应用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中。平水韵五言诗在创作时,以平水韵为韵脚进行押韵,使得诗歌在音韵上更加和谐统一。包括多种体裁:平水韵五言诗包括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五言排律等多种体裁。这...
  • [欧的奖15334878299] - 五言律诗,无言绝句,五言古体诗的区别在哪里?怎样判断一首诗是五言古体...
    冉孟便::字数上分: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一共八句。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一共四句。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句数在10句以上,多则可以到上百句。律诗和绝句除了字数要求之外,格律要求(如平仄、押韵、对仗等)非常严格。古诗类格律要求较少,当然要求还是有的。想多了解的话可以查阅相关诗词格律方面的...
  • [欧的奖15334878299] - 五言绝句和五言绝诗有什么分别
    冉孟便::是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 简而言之:一, 五言绝句是五字一句,共四句20字.五言律诗是五字一句,共八句40字.二,律诗的中间四句,即3,4和5,6要分别对仗,有点象对联,绝句不必对仗.三.当然无论绝句,律诗都要按诗的规矩,有平仄的要求,也就是每句的仄 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就是基本的区别.五言...
  • [欧的奖15334878299] - 五言古诗和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之间的区别五言古诗不
    冉孟便::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五言古诗,这三种诗歌形式都是以五个字为一句话。其中,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需要严格遵守诗歌的格律和音律,而五言古诗则相对自由,不受严格的格律限制。五言绝句的结构是四句话,对于对仗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而五言律诗则由八句话组成,要求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之间必须...
  • [欧的奖15334878299] - 求五言绝句和五言侓诗各一首
    冉孟便::五言律诗 渡荆门送别 李白 五言绝句 江雪 柳宗元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欧的奖15334878299] - 白居易的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古诗各有几首?
    冉孟便::五言绝句 白居易 问刘十九 绿螘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五言绝句 白居易 <问刘十九> 绿螘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宿东林寺 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别韦苏州 百年...
  • 首页 热门
    返回顶部
    风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