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炭疽病有什么危害特点?
侵染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棉籽发病后侵入幼苗,以后在病株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病菌随风雨或昆虫等传播,形成再次侵染。发病条件 :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原因。若苗期低温多雨、铃期高温多雨,炭疽病就容易流行。整地质量差、播种过早或过深、栽培管理粗放、田间通风透光差或连作多年等,都能加重炭疽病的发生。危害部位 : 棉花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病,又以苗期和铃期受害严重。危害症状 : 棉籽发芽后受侵染,可在土中腐烂。子叶上病斑黄褐色,边缘红褐色,上面有橘红色粘性物质,即病菌分生孢子。幼茎基部发病后产生红褐色梭形条斑,后扩大变褐,略凹陷,病斑上有橘红色粘性物。铃上病斑初为暗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并凹陷,中部变为灰褐色,上面也有橘红色粘性物质。病铃腐烂可形成僵瓣。棉籽从开始发芽直到棉铃成熟均可被害,但主要为害棉苗和棉铃,常造成严重损失。成株的茎、叶受害轻微。棉籽在刚发芽未出土前被害;幼芽及幼根变褐腐烂,病轻的尚能出土。棉苗被害多在近土面的茎基部产生红褐色小病斑,扩大后呈褐色略凹陷的纵条斑,病斑边缘仍呈红褐色,有时病斑中部产生纵向裂痕;病重时,病斑可扩展包围整个茎基,使呈黑褐色半湿腐状,苗枯萎。子叶被害,多在叶缘产生半圆形黄褐色或褐色病斑,外缘呈红褐色。子叶中部的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易干枯破碎,当病势迅速发展时,子叶常枯死早落。幼苗顶端被害时呈黑褐色枯死。真叶上的病斑和于叶上相似,但外缘多呈深褐色;一般发生于叶片中部。叶柄及茎杆上的症状均呈红褐色至黑褐色的纵条斑,病部容易折断i,在天气潮湿情况下,各部位的病斑表面都会产生桔红色的物质物(分生袍子团)。
炭疽病俗称烂根病。在全国棉区发生普遍,仅为害棉花,是棉花苗期和蕾铃期重要病害,常与立枯、红腐病混合发生,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症状
棉籽发芽后受害,下胚轴和幼根变褐腐烂。受害幼苗基部产生紫红色条纹,后扩大成梭形病斑,稍凹陷,边缘红褐色,严重时失水纵裂,使幼苗枯萎而死。子叶发病,病斑在叶缘成半圆形,在叶片中呈圆形,黄或灰褐色,外边红褐色,病部易干枯破裂。在干燥条件下病斑受抑,边缘紫红色。茎部受害,形成暗褐色圆形或长形病斑,后期凹陷,易破裂。潮湿条件下可生橘红色分生孢子团。干燥条件下,木质部裂开,严重时枯死。棉铃受害,病斑由小红紫斑,扩大变黑凹陷,边缘暗红色,阴雨潮湿时,病斑产生红褐色粘稠物质即病菌分生孢子,病铃腐烂或形成僵瓣。
病原
Colletotrichum gossypii Southw是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刺盘抱属的真菌,有性世代为Glomerellagossypii(Southwo.)Edg.子囊菌亚门的棉小丛壳菌属。分生孢子着生在孢子梗上,排列呈浅盆状,长椭圆形或棒状,9~26微米×3.5~7微米;孢子梗短,12~28微米×5微米;分生孢子盘四周有刚毛,长100~150微米,有时刚毛顶生分生孢子。有性世代可产子囊壳,但少见。子囊壳球或梨形,100~160微米×80~120微米;子囊无色,棍棒状,内有8个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发芽产生隔膜,生出芽管,其顶产生附着器。孢子发芽适温25~30℃,病菌致死温度为51℃经10分钟。但种子内部潜存的菌丝用55~60℃的温水浸泡30分钟也不能全杀死。
发病特点
炭疽菌主要通过种子或病株残枝落叶传播。棉籽播种发芽后,病菌侵害幼苗。以后在病株上产生大量病菌孢子,随风雨或昆虫进行再侵染,侵害茎叶和棉铃。苗期低温多阴雨,铃期高温多雨、氮肥过多等极易得病。
防治方法
同立枯病。还可用70%代森锰锌或稻脚青+乙磷铝或多菌灵+福美双等拌种;轮作倒茬,改善栽培条件等。
棉苗炭疽病主要危害幼根,引起苗猝倒和幼苗基部溃疡,常与立枯病和红腐病混合发生,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危害特点:①棉籽在土壤中受侵害,呈水渍状腐烂,不能出土而死亡。②幼苗发病茎基部或稍偏上部产生红褐色条纹,逐渐扩展成条形病斑,稍凹陷,严重时失水纵裂,幼苗萎蔫死亡。③子叶受害边缘产生红褐色半圆形病斑。干燥时,病斑受抑制,边缘紫红色;潮湿时,病斑扩展至全叶,造成子叶枯死早落。真叶与子叶相似,一般发生于叶片中部。④叶柄和茎秆上也能产生红褐色长条形病斑,略凹陷,病部容易折断。⑤苗期连续低温多雨,可导致病害发生较重。⑥棉苗出土15天左右为死苗高峰期,长出真叶后,病苗死苗明显减少。
韦庙岸::棉花炭疽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生长环境过于闷热或湿度过大,在高温多雨季节及通风不良、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容易感染。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物。发病原因:环境闷热湿度大:棉花在生长时,若环境过于闷热或湿度过大,易引发炭疽病。高温多雨季节:高温多雨的季节是炭疽...
韦庙岸::病菌致病温度较低,最适温度为18~19.5℃。棉花苗期遇到连续阴雨、低温的气候条件,发病严重。长江流域棉区棉花苗期多雨、春寒,因此炭疽病重于黄河棉区。土壤水分过多,相对湿度在85%以上,危害加剧;湿度低下70%则不利发病。连阴雨的情况下往往导致温度下降,不利棉苗生长,易导致病害流行。
韦庙岸::一、棉花苗期主要病害有根病和叶病 1.根病类:苗期在子叶期至2片真叶期易发生,主要有:(1)立枯病嫩茎基部靠近地面处出现淡黄色病斑,病斑在基部围绕嫩茎发展,颜色逐渐发深,形成黑褐色病斑而腐烂,致使幼苗直立枯死而不倒。(2)炭疽病病苗在根茎交界处出现红褐色条斑,组织硬化、凹陷、开裂,...
韦庙岸::炭疽病**:在棉花的幼苗期,如果遇到连绵细雨,可能会引发炭疽病。这种病害会导致根部腐烂和病斑的形成,病斑边缘通常呈现红褐色,中部会有裂痕。这不仅会导致子叶破碎脱落,还会使幼苗枯萎,从而影响棉花产量。综上所述,农民应该密切关注棉花的生长状况,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对产量的...
韦庙岸::棉花铃期病害有棉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等6种。 (1)棉疫病:多发生在棉铃基部、铃缝和铃尖处。初期病斑深青色或深蓝色,水渍状,以后病斑扩大,全铃变黑软腐,其上生灰白色绒毛(病菌)。(2)棉炭疽病:发病初期,铃上产生深红色小斑,后扩大为褐色圆形病斑,病斑凹陷...
韦庙岸::棉铃虫、红铃虫、红腐病、枯萎病、炭疽病等病害均可造成烂桃,可及时选用埃米克星、阿维菌素等防治棉铃虫、红铃虫,选用三唑酮、代森锰锌等杀菌剂防治红腐病、枯萎病、炭疽病危害。关于棉花烂桃的防治技术就讲解到这里,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见,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讲解便于改进,以便更好地为棉农朋友...
韦庙岸::棉花烂铃病是由棉铃在适宜条件下受多种病原菌的侵染而形成的。引起棉铃腐烂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红腐菌、红粉菌等。按照病菌的寄生能力可分为强寄生性病菌和弱寄生性病菌。强寄生性病菌能直接侵入棉铃危害。如:棉铃疫病、炭疽病等;弱寄生性病菌需通过伤口才能危害棉铃。如:红腐菌、红粉菌。在...
韦庙岸::棉苗烂根病害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危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综合性病害。一般发生在播种后半月至1月内。棉花苗期烂根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和猝倒病等。按棉苗发育时期可分为出苗前的烂籽和烂芽及出苗后的烂根和死苗。(1)烂籽 播种后,种子和土壤中病菌如炭疽病、立枯病和红腐病菌,...
韦庙岸::坏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表现为局部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如棉花苗期炭疽病、立枯病都造成叶片或根部坏死而出现死苗。小麦根腐病、纹枯病造成根部或根部叶鞘坏死,小麦白粉病、锈病(又叫黄疸)造成叶片坏死,赤霉病则造成穗部坏死等,那植物病害的种类有哪些呢?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
韦庙岸::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病虫害的防止,棉花很容易得病虫害,一但得了这种病就会降低棉花的质量。导致它所作出来的东西不是那么的舒服,所以我们在种植棉花的时候要明确棉花可能会得哪几种病虫害以及常见的几种病虫害,又该怎么去预防和防治,枯萎病就是病虫害当中最为常见,并且对棉花的影响最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