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疑问副词
1. 古文中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的区别
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区别在于该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在从句中的功能。
定语从句是用来修饰主句中的名词性词或词组的成分。被修饰的词(语法上称作“先行词”)如果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包括介词宾语)或表语的人或事,该从句的引导词是关系代词,即指代先行词在从句中的相应句子成分。常见的定语从句关系代词有 that,which,who/whom,whose 等。如果被修饰的名词在从句中的成分是状语(主要是时间、地点、原因和方式)。常见的关系副词是 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和 how(方式)。例:
Studs who e to school early usually practice their English individually. (主语定语从句。先行词 students 同时是从句的主语。)
I could not find the book that was required for the class. (宾语定语从句。先行词 the book 是从句的主语。)
We all go to the same school that was built 100 years ago. (介词宾语定语从句。先行词 school 是从句的主语。)
He is not the type of person whose life style impresses me. (表语定语从句从句。先行词组 the type of person 是从句主语 life style 的物主名词词组。)
I don't know the exact time when we are going to have the final. (时间名词定语从句。先行词 time 在从句中作状语。)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Li Bai wrote many famous poems. (地点名词定语从句。先行词 the place 在从句中作地点状语。)
Could you tell us the reason why you were late again this morning? (原因名词定语从句。先行词 the reason 在从句里作原因状语。)
There is no such a thing as the best way (how) things are done. (方式名词定语从句。先行词 way 在从句里作方式状语。注意:修饰 way 的定语从句关系副词 how 习惯上省略。)
2. 古文中“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的区别
第一个问题:古文中“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的区别
首先要分清代词和副词。
代词就是作为人或事物的代称,与名词有完全相同的语法作用。主要是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作定语。而副词是不能充当这些成分的。
以“何”为例,如:
何为浅易?(“什么是浅易?”作主语)
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带什么了?”,作前置宾语)
江上何人初见月?(“江边哪个人第一次看到月亮?”,作定语)
副词用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前或之后,充当状语或补语。
败义以求生,岂巨伯所行邪?(岂,难道)
何可胜道也哉?(何,怎么)
第二个问题: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何”在这些句子中怎么会做谓语?而且做谓语怎么又能说是疑问代词?
之所以说它是谓语,是因为它相当于一个句子,上述三个“何……”,都可以理解为“(这)是为什么(呢)”只是在现代汉语中已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来直接翻译,所以只好用句子的形式。
3. 初中语文文言文疑问副词和疑问代词
在疑问句中代指主语或宾语为疑问代词,
当句子结构完整时出现对整个句子提问,就是疑问副词了
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
“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
“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如以下例句:
“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
“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
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
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
“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
“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
“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
“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
“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
因、时间或处所等。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问时间,等于说“什么时候”。
“子奚乘是车也?”——“奚”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
“胡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词“为”结合后充当状语,问原因。“胡为”即“为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词“以”结合后充当状语,意思是“凭什么”。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安”充当“在”的前置宾语。“安在”即“在哪里”。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充当“在”的前置宾语,“恶在”即“在哪里”,这句意思是,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里”。
疑问副词:表质疑、反问等意思的,例如:岂(“怎么”、“难道”)
1)岂 表示肯定的反问,可译为:难道;怎么。例如:
○ 岂敢”,“岂堪”,“岂可”,“岂有此理”;
○《战国策·赵策》:“岂非计久长”。
又如:岂非,岂不,岂有意乎。
2)不亦(„„乎)
之乎?”
3)其
4)独
5)庸 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哪里、怎么。例如: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庸非昔日之乐”。
○唐·韩愈《师说》:“庸知其年之先后”。
如: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
6)宁
4. 【副词,疑问副词,语气副词是什么,给2个例子】
文言副词汇总 文言文中虚词中,副词的数量是最多的,分类也是最复杂的.它总共分为八类: 一、程度副词 1、表程度进步:益、愈、弥、尤、加、倍. 2、表最高程度:甚、至、绝、殊、最、极、良、颇. 3、表程度轻:少、稍、略. 二、范围副词 1、表范围广:悉、咸、皆、尽、毕、具、胜、并、既. 2、表范围有限:但、徒、第、直、独、止、啻、惟、唯. 3、表总共或共同:凡、共、俱、并、同、相、相与. 三、时间副词 1、表过去:向、曩、尝、曾、业、业/既已、即、适. 2、表正进行或正巧 方、会、适、质 3、表时间短:俄、俄而、有顷、顷刻、少顷、旋、寻、斯须、少间、未几、既而、已而. 4、表动作将发生:行、行将、且、垂. 5、表时间终结:卒、终、遂、竟. 四、情态副词 1、表动作快:立、即、遽、猝、暴、亟、乍. 2、表动作连续或反复:乃、遂、更、复、亦、辄. 3、表动作经常与持久:每、时、雅、数、亟、恒、累、素. 4、表动作短暂或特意:聊、且、姑、故、固、权. 五、肯定副词 表的确、确实:诚、信、良、必、果. 六、否定副词 表否定:弗、毋、无、勿、莫、微、未、非、匪. 七、语气副词 1、表猜测:殆、庶、几. 2、表祈使:幸、唯、愿. 3、表转折 :顾. 4、表反诘:岂、其、宁、独. 八、谦敬副词 1、谦词:窃、请、敢、敬、谨. 2、敬词 幸、垂、辱、惠.。
郝净妹::古文中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和语法角色。疑问代词如“何”,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而疑问副词如“岂”和“何”则通常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作为状语或补语。例如,“何为浅易?”中的“何”作为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是浅易”。而在“大王来何操?”中,“...
郝净妹::在文言文中,曷、胡、恶是几个常用的表疑问的词。曷这个词有两种意思:首先,它可以作为代词使用,意为“什么”。例如:“亦曷故哉?”出自明·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其次,曷也可以作为副词,意为“怎么”或“为什么”。例如:“曷不委心任去留”出自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胡这个词有...
郝净妹::1. 疑问副词是问何时、何地、如何、因何的副词, 主要有when, where, how, why。2. 疑问副词用在句首。3. 疑问副词在句中引导名词子句。4. 疑问副词后接不定词构成的名词片语,在句中可以作主词、受词或主词补语。5. 疑问副词引导的名词子句可作主词、受词或主词补语。疑问代词 1) 疑问代词在...
郝净妹::在文言文中,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主要的区别如下:1. 语法功能:疑问代词通常在句中用作名词性成分,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提出疑问。而疑问副词则主要是用来引导特殊疑问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对某个副词提出疑问。2. 词性:疑问代词通常在句子中位于谓语动词之前,其词性和数量不...
郝净妹::1. 古文中“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的区别 第一个问题:古文中“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的区别 首先要分清代词和副词。代词就是作为人或事物的代称,与名词有完全相同的语法作用。主要是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作定语。而副词是不能充当这些成分的。以“何”为例,如:何为浅易?(“什么...
郝净妹::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
郝净妹::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郝净妹::文言文中虚词"安"的用法颇为丰富,主要分为两类:疑问代词与疑问副词。首先,"安"作为疑问代词,其作用与现代汉语的"什么"、"什么地方"、"哪里"类似。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句子,这里的"安"即表示对如何获取广阔房屋的疑问。其次,"安"在文言文中作为疑问...
郝净妹::在文言文中,“安”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具体如下:用作形容词:安全、安定、安稳。例如,“风雨不动安如山”中的“安”即为此意。用作动词:安身、养生。例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中的“安”表示的是安身、养生的意思。用作疑问副词: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
郝净妹::1、问事物、时间、处所和数量的主要有8个:谁、何、什么,哪儿、哪里,几时、几、多少。2、问方式、性状和原因的主要有8个:怎、怎么、怎的、怎样、怎么样、怎么着、如何、为什么。3、疑问语气词主要有4个:吗、呢、吧、啊。4、疑问副词主要有10个:难道、岂、居然、竟然、究竟、简直、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