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满江红(暮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5-05-20来自:本站整理
满江红(暮春)原文:
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昼永暖翻红杏雨,风晴扶起垂杨力。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湘浦岸,南塘驿。恨不尽,愁如积。算年年孤负,对他寒食。便恁归来能几许,风流已自非畴昔。凭画栏、一线数飞鸿,沈空碧。 诗词作品: 满江红(暮春) 诗词作者:【 宋代 】 辛弃疾 诗词归类: 【婉约】、【春天】、【咏物】、【伤春】、【思归】
戚袁发::《满江红·点火樱桃》写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阅,但从此词的意境推测,可能是辛弃疾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归之作。此词描写词人因春归而想家的悲凉情绪,它以春景为媒介,充分体现了自家身世和国家命运都很悲惨的感叹,是一首饱含政治色彩的上乘之作。它之所以流传下来,为人所喜欢,不仅在于...
戚袁发::满江红·暮春赏析 本文赏析的《满江红》一词,由辛弃疾所作,主要探讨其在表达伤春恨别之“闲愁”时的独特之处。该词以“江南”二字为骨,引人联想江南早春之景,随后以“狼藉”二字揭示狂暴之力,展示其骨力。作者将“绿肥红瘦”的景象,通过十四字联语铺衍,去陈言立新意。接着,词人借刺桐花的...
戚袁发::《满江红》词是否系岳飞所作?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满江红》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他在写作《满江红》词时,正是中原地区遭受女真奴隶主贵族的铁骑践踏和蹂躏的岁月。岳飞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他一生征战,反对投降,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光明磊落、治学...
戚袁发::3、最缠绵婉转的《满江红》: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满江红·暮春宋·辛弃疾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
戚袁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朝·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满江红·暮春》...
戚袁发::“侠骨男儿也有情”,多少好男儿征战沙场,豪情万丈,心里都有一个佳人存在,都有一丝柔情。那一心想要上战场,驱除金兵,收复中原故土的好男儿辛弃疾,内心也有脆弱的时候。他的诗词有的豪放不羁,抒发内心的壮志;有的诗词清丽妩媚,表现了他内心的柔情。【1】满江红·山居即事几个轻鸥,来点破、一...
戚袁发::辛弃疾诗词:《青玉案·元夕》、《清平乐·村居》、《西江月·遣兴》、《满江红·暮春》、《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1.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戚袁发::辛弃疾,南宋时期杰出的词人,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出生于山东济南,时中原已被金兵占据。他于二十一岁时参军,后归顺南宋,担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等要职。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撰写《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战守策略,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强烈的爱国...
戚袁发::》“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 ”而又有发展。对比辛词《摸鱼儿 》“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迷归路 ”(或本作“无归路”,意同 ),则此说“不迷”者,便有盼望他能够回来和归程并不艰难的意思 ;“垂杨”句,指暮春杨柳长得浓密,却碍人眼界,使人不能远望。二句分写两边,而意自关连。
戚袁发::鉴赏:这首词是辛弃疾谪居鹅湖时受尽权奸排斥,病初愈后抒情寄意之作,借景抒情,调子很低沉,上片绘景状物,渲染气氛,突出悉字,花鸟也知有情。下片剖诉心曲,通过两个典故委婉抒发对统治集团迫害爱国志士的不满及自己对仕途已经失望的无可奈何的心态,表现了作者病愈初起的心境及“冷”和“愁”。7,《满江红·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