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谭嗣同
2025-05-22来自:本站整理
谭嗣同
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1895年,甲午战争和“公车上书”后,谭嗣同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在变法思潮的影响下,他感到“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必须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实行改革,才能救亡图存。公元1898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但最终不能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
迟璧雁::中法战争时,曾往暹罗、西贡、新加坡等地调查了解敌情,逐一绘图贴说。后隐居澳门近六年,撰成《盛世危言》一书,该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给甲午战败以后...
迟璧雁::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民族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
迟璧雁::孙中山先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取“振兴中华”之意,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迟璧雁::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洪秀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曾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20528095011584660\/answer\/4349102099 新浪微博 微信扫一扫 举报 收起 ...
迟璧雁::张勋 中国近代北洋军阀势力之一。一生忠于清朝,1912年清朝覆亡后,张勋禁止所部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拥戴溥仪复辟,史称“张勋复辟”。12日即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后病死于天津,至死不剪辫子。张勋...
迟璧雁::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 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世凯死后被释放。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以讲学为业。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鲁迅临终时回忆其师...
迟璧雁::光绪皇帝 名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1889年,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
迟璧雁::曾参与镇压捻军等农民起义。1884年,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于淡水等地率军击败法国舰队的进犯。公元1885年(光绪十一年),清廷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省巡抚。在台任职期间,进行了编练新军,修建铁路等一系列洋务改革;开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事业,促进台湾贸易,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了台湾近代...
迟璧雁::1843-1844年璞鼎查任香港殖民政府第一任总督,人称“开埠港督”。1843年4月5日到港正式任职,1844年5月离职,任期一年,是二十八任总督中任期最短的总督。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56770153182586779\/answer\/4349097582 新浪微博 微信...
迟璧雁::南京作为近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孕育出了众多杰出人物。这些人物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期,我们将盘点南京十大近代名人,以展现这段辉煌历史中的重要人物。第一位是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政体。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