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历史文化详细介绍???
香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购物者天堂,香港的历史文化,除了近代鸦片战争之后,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虽然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是从1955年发现的李郑屋古墓可知,早在两千多年前,香港便已经有人居住。到了唐朝,便有了更多的中国人居住在此,并且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众多的航海家的中转站。
在英国占领香港之前,这里还是一个比较荒凉的岛屿,居住在此的人多数为渔民,从事捕鱼,以此为生。 近代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因为贪恋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以要求当时无能的清政府跟让香港给英国,并且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对华进行统治。统治时间长达五十多年,与1997年,在中国的不懈努力下,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制度下对香港进行统治。
香港文化的发展,比起中国大陆来可以说是具有很高的时尚性,电影文化对于香港的文化是一种不小的奇葩,其电影的成功,对于香港文化或多或少的是一种贡献。20多年来,香港的电影一直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众多的数量,甚至可以与西方相比拟。而中国内陆的电影则在形式上步着香港的影子。香港的电影明星如早期的李小龙,现在的成龙、李连杰等都成为国际知名影星。
而对于香港的另一种文化,便是其书店文化,比如世界知名的二楼书店,已经成为香港的一种符号,香港的二楼书店守护着传统文人的风雅,这里书店老板,多数为理想主义者,爱书,爱人,爱生活。细心的呵护着内心的那点风雅。除了卖书之外,二楼书店也往往是作为一个文化领域,成为许多作家读者签受购书的首选之地。
除了这些,在香港黑帮电影中出现过的旺角、湾仔以及铜锣湾成为香港的另一种符号,到过香港除了电影院要去,二楼书店要去之外,这些充斥着混乱、繁华、喧嚣的地方也应该是必须要去的。香港历史文化在悠久的时间的冲刷之下,留给了人们多样的文明文化,不论是现代化的繁华街市,还是具有理想主义气息的文学市场,抑或豪华奢侈的购物街道,都让来过香港的人流连忘返、惊叹不已。
百度百科里有收录,我摘录点贴给您吧,更详细的可到百度百科阅读。总感觉香港这个地方还是缺乏历史的厚重感,可能是因为我们发掘不够吧。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迁至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明朝万历年间从东莞县划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县,为后来的香港地区。香港岛自此由明神宗万历(公元157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该地区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香港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第三位。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扩展资料:
据香港《中报》1984年12月19日报道:“今天下午五时半,中英联合声明正式举行签署的仪式。这是香港前途历史性的一刻。应邀前往观礼的101名香港各界人士,将亲眼目睹这一庄严的时刻。
世界各地、十亿中国人民,其中包括550万香港市民,此时同样可以从电视荧光屏上观看到中英关系史上闪光的一页,可以看到如何洗涤140多年玷污在‘东方明珠’上的尘垢,使她更加灿烂辉煌。”
报道称,中英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思的第一个硕果。这件令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事情自然也惊动了外国媒体。
日本《读卖新闻》1984年12月20日评述称,确定把香港——因鸦片战争而割让以及被租借的地方归还中国,可以说这是洗刷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污点”。
据不完全统计,曾驻足倒计时牌前的各界人士达数千万人次。香港回归之夜,有10万群众在这里齐声读秒。当时钟归零,米字旗降下,中国国歌声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蓦然回首,这一切的开始都从1984年12月19日那天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香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购物者天堂,香港的历史文化,除了近代鸦片战争之后,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虽然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是从1955年发现的李郑屋古墓可知,早在两千多年前,香港便已经有人居住。到了唐朝,便有了更多的中国人居住在此,并且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众多的航海家的中转站。
在英国占领香港之前,这里还是一个比较荒凉的岛屿,居住在此的人多数为渔民,从事捕鱼,以此为生。 近代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因为贪恋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以要求当时无能的清政府跟让香港给英国,并且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对华进行统治。统治时间长达五十多年,与1997年,在中国的不懈努力下,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制度下对香港进行统治。
香港文化的发展,比起中国大陆来可以说是具有很高的时尚性,电影文化对于香港的文化是一种不小的奇葩,其电影的成功,对于香港文化或多或少的是一种贡献。20多年来,香港的电影一直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众多的数量,甚至可以与西方相比拟。而中国内陆的电影则在形式上步着香港的影子。香港的电影明星如早期的李小龙,现在的成龙、李连杰等都成为国际知名影星。
而对于香港的另一种文化,便是其书店文化,比如世界知名的二楼书店,已经成为香港的一种符号,香港的二楼书店守护着传统文人的风雅,这里书店老板,多数为理想主义者,爱书,爱人,爱生活。细心的呵护着内心的那点风雅。除了卖书之外,二楼书店也往往是作为一个文化领域,成为许多作家读者签受购书的首选之地。
除了这些,在香港黑帮电影中出现过的旺角、湾仔以及铜锣湾成为香港的另一种符号,到过香港除了电影院要去,二楼书店要去之外,这些充斥着混乱、繁华、喧嚣的地方也应该是必须要去的。香港历史文化在悠久的时间的冲刷之下,留给了人们多样的文明文化,不论是现代化的繁华街市,还是具有理想主义气息的文学市场,抑或豪华奢侈的购物街道,都让来过香港的人流连忘返、惊叹不已。
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迁至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明朝万历年间从东莞县划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县,为后来的香港地区。香港岛自此由明神宗万历(公元157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该地区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
香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殖民地的历史。
香港全境的三个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分别来源于不同时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只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新界的租借,让当时香港的面积扩大了十倍之多。
宗教文化景点 香港岛上的文武庙、铜锣湾天后庙、圣约翰大教堂;九龙的黄大仙祠墓、侯王庙、慈云山观音庙、九龙清真寺;沙田的万佛寺、车公庙、蓬瀛仙馆、半园春、道风山基督教堂;荃湾的竹林禅院、东普陀 、荃湾天后庙;龙门的青山寺、青松观、妙法寺;元朗的灵渡寺、云浮仙观;西贡的佛堂天后庙、蚝涌车公庙以及大屿山宝莲寺、长洲北帝庙、坪州天后庙等。民俗文化景点 九龙的九龙城寨、宋城、宋王台、李郑屋古墓;屯门的宋帝岩、红楼、沙田的曾大屋、五国六村;荃湾的三栋屋、海坎村屋;元朗新田大夫第、锦田吉庆围、水头村古迹、聚星楼、厦村邓氏宗祠;西贡上窑民俗博物馆等;港岛炮台及大屿山东涌炮台、东龙岛佛堂等旧炮台。
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殖民地的历史。
香港全境的三个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分别来源于不同时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只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4年
哪方面的历史
成聂印::一、香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汉。1 9 5 5 年发现的李郑屋古墓,可以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香港便已有人居住。唐朝时候,青山(屯门)一带,已有很多中国人居住,当时的青山,是一处颇为繁盛的港埠。并有唐朝驻军,保卫珠江的入口,外国来的船支,必须经过青山,才可转去广州。宋朝时,一位官员...
成聂印::1. 香港历史回顾 - 1842年,通过鸦片战争,英国占领了香港岛。- 1860年,英国进一步占领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区。- 1898年,英国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了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其附近的岛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撤离,香港被日本占领。- 1945年,战后英国重新...
成聂印::近年来,香港面临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诸多挑战。然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仍然使香港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香港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也成为了吸引游客和研究者的宝贵资源。综上所述,香港的历史是一部充满变革和发展的史诗,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成聂印::香港历史资料概述 香港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香港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香港文化的宝贵资源。以下是关于香港历史资料的详细解释。一、早期香港历史资料 早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香港便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一些陶器碎片...
成聂印::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都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下面是它们的故事和历史。香港:香港最早是小渔村,名为“香港岛”,属于广东省。1841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割让香港岛,从此香港成为殖民地。英国政府在香港设立了殖民地政府,香港开始发展成为亚洲的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港口。1949年...
成聂印::香港历史 前殖民时期的香港一直是历史书记录了香港的历史,更不是谈论由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然而,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生活的最有力的考古发现:最近发现了一个5000年的历史,香港最大的离岛 - 大屿山古窑。避风港和淡水湾新石器时代的史前石刻遍布香港,虽然先前凿的意义和创作者的身份已不可考,但...
成聂印::香港的历史背景 香港,这个充满活力和多元文化的国际大都市,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背景。以下是关于香港历史背景的详细介绍。一、古代香港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秦朝时期,香港地区就有大陆移民的定居。此后,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香港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特别是明清时期...
成聂印::香港位于东西两大文明交融与传播的枢纽位置,是东西方文化巧妙而又温馨结合起来的城市实体。即使在繁华的闹市,至今也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风民俗,如送礼时忌送钟(送终)、书籍(输)、毯子(压财)。赌马打麻将,忌人来借钱、取钱。做生意,第一宗必望其成交,多减些价也在所不惜,最忌客人讲价而不买...
成聂印::(俗称“新界租约”),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成聂印::香港的介绍如下: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香港,简称“港”,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北与深圳市相邻,南临珠海市万山群岛。区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262个岛屿,陆地总面积为1106.6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1648.69平方公里。人口与寿命:...